4月25日晚间,沪硅产业(688126.SH)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据报告显示,在2025年的一季度,沪硅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02亿元,其中:300mm半导体硅片的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6%,200mm及以下半导体硅片(含受托加工服务)的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8%。对比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硅片市场数据,全球300mm半导体硅片出货面积实现同比增长5.7%,200mm半导体硅片出货面积同比下降2.9%。由此显示,沪硅产业在2025年第一季度交出了一份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答卷,收入已展露出向好趋势,整体表现尚属稳健。
同时,沪硅产业在一季报中也坦陈,虽然收入开始出现复苏迹象,但是经营利润仍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一是公司扩产项目固定成本和前期费用较高,二是部分产品价格的调整及产成品增加等原因,导致存货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加,三是公司持续维持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导致短期业绩有所波动。
据沪硅产业一季报数据,沪硅产业2025年首季投入研发的金额达到7,929.8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24%,研发投入占营收比达9.89%。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不仅彰显了沪硅产业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更体现了其深度挖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的战略眼光,为后续成长动力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而这也预示着,沪硅产业在今年的研发投入上,或许还将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
如此重视技术创新对公司重大技术突破的助力也显而易见,记者了解到,目前,沪硅产业开发300mm半导体硅片新产品已有150余款,进入量产供应的新规格产品超过60款,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已通过认证的300mm半导体硅片产品规格数量已有750余款。与此同时,上海临港新增30万片/月300mm硅片项目全面投产,叠加山西太原5万片/月中试线顺利通线,沪硅产业300mm硅片总产能攀升至65万片/月,产能规模稳居国内前列。子公司新傲科技和新傲芯翼已建成产能约8万片/年的300mm高端硅基材料试验线,开展了用于功率、射频、硅光等应用的300mmSOI晶圆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沪硅产业已推出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并受到市场广泛的认可和好评。其中子公司Okmetic200mm及以下尺寸MEMS用抛光片技术水平和细分市场份额全球领先;子公司新傲科技200mm及以下尺寸外延片的技术水平和细分市场份额国内领先;子公司新傲科技和Okmetic是国际200mm及以下尺寸SOI硅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技术处于全球先进水平。
此外,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的不断加持下,沪硅产业积极响应关于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号召,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具体来看,沪硅产业在上海、太原两地已启动集成电路用300mm硅片产能升级项目,其中太原项目已完成5万片/月的中试线建设;子公司新傲科技及其子公司新傲芯翼300mm高端硅基材料试验线产能提升至8万片/年,产品向射频、功率器件领域批量送样,预期2025年将持续提升产能至16万片/年,并初步完成硅光客户的开发及送样,同时进一步推动高压及射频客户的产品认证,使其具备小批量生产条件。
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6,971亿美元,同比增长11%,AI、汽车电子与工业数字化等高端应用领域成为核心驱动力。在此背景下,相信未来随着高端应用领域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拓展,必将源源不断推动沪硅产业的持续迭代与创新,届时公司也将爆发出更为旺盛的增长潜力。(CIS)
校对:苏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