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诊赔偿”给体检敲响法律警钟
来源:新京报作者:李英锋2024-12-16 10:03

公司组织员工体检,体检中心却未能检测出某员工已患病,导致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体检中心是否应承担责任?据《法治日报》报道,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水磨沟区人民法院审结了这样一起案件,判决体检中心按照70%的责任比例向参检员工赔偿共计32万余元。

又见体检机构因漏诊摊上事,又见体检机构的服务质量遭受法律拷问。案涉员工连续两年在某体检机构参加职业体检,未被检出异常,不久后却在其他医院检出了肺部异常,被确诊为胸腺瘤。

法院对体检机构的漏诊作出否定性司法评价,判定体检机构存在过错,需对案涉员工承担赔偿责任,既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再次重申了体检漏诊的侵权性质,对体检机构规范体检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具有警示意义,对消费者维权也有示范引领意义。

事实上,不管是医院还是体检机构的体检都是医疗行为,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诊疗规范、流程和标准操作。如果体检机构因操作不规范、不负责任、草率大意等原因造成了漏诊、误诊,没有及时告知提示体检消费者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致使消费者的病情被延误,体检机构就侵犯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就应该承担侵权责任。

健康体检,是实现对疾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揆诸现实,有些体检机构要么存在“受检者的病是自己得的,即便未被检出、被延误,也与体检无关”等认知误区,要么不按规范和标准操作,要么责任心不强,检查不认真……

这些问题很容易导致漏诊、误诊,既给受检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埋下了隐患和风险,也给体检机构埋下了责任风险。一次漫不经心的体检,就可能把受检者的健康隐患拖成病,或把小病拖成大病。

此次“漏诊赔偿”判决,再次给健康体检敲响了法律警钟,提醒体检机构摆正体检服务理念,严格依法依规范依标准操作,保障体检服务的规范性和质量,千万不能走过场。

□李英锋(律师)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