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潮】“取暖神器”爆火背后的冷思考
来源:工人日报作者:郜亚章2024-12-10 08:29

时值寒冬,全国多地气温逐渐下降,小太阳、地暖垫等“取暖神器”花样翻新,市场需求旺盛,带动了消费。

数据显示,“双11”期间,某电商平台取暖器成交额环比增长466%,室内取暖器搜索量环比提升超7倍。市场需求的激增也带动了小家电生产企业订单量陡然上涨,有企业取暖器日销售额达到100万元。

消费者对取暖器的多元化需求激发了“暖经济”活力,市场消费动能持续释放。然而,面对庞大的市场规模,个别不法生产企业动起了歪心思,取暖器漏电、起火等现象并不鲜见。

据央视财经此前报道,一些不良商家在取暖器生产上以次充好、假冒虚标,埋下了安全隐患。据调查,有批发市场销售的电热毯没有合格证明,假冒3C认证,伪造质检报告,产品用料上能省则省,不符合国家标准。

与其他消费品不同的是,使用劣质取暖产品存在安全隐患。消费者把其当成合格产品来使用,而劣质取暖产品达不到实际功效,且不说取暖效果打了折扣,更严重的是存在触电、发生火灾等可能。

对于企业来说,产品质量和信誉是其在市场经济中立足的关键。个别商家把产品的安全性让步给利润,诸如此类的短视行为无疑是杀鸡取卵,失去了一家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我们看到,为了进一步规范取暖设备市场秩序,全国多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经开展了专项检查行动,通过查看商户产品进销货台账记录,查验生产许可证,核验检验报告等,对违规违法的生产行为坚决予以打击,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公共安全。

对于企业来说,“暖经济”是拓展市场的商机,如何抓住这一冬季消费热潮,形成品牌效应,产品质量是重中之重。把产品品质当作企业的“生命线”,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远发展。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在为消费者提供购物便利的同时,也应完善对入驻商家的监管措施,为消费者营造更加安心、放心的购物环境。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选择取暖产品时,应当通过正规途径购买,并认真核对产品的相关合格证明、认证标志等,不能盲目追求低价而忽视产品的安全性能。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期待,能够收获一个温暖而平安的冬天。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