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碳配额方案来了 配额发放后距年底履约不足两个月 近期碳价再度破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雷椰 实习生 杨佳轩2024-10-24 10:42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以下简称《配额方案》)。

与2021、2022年度碳配额方案相比,虽然在整体框架上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具体调整主要体现在配额核算口径、配额分配的修正系数、配额结转政策、履约时间安排四方面。这些变化不仅有助于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还为企业提供了更灵活的履约安排,促进了发电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根据《配额方案》,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需要在2024年10月24日、2025年3月31日前报送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注登机构需在10个工作日内配合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完成数据核对和预分配配额发放相关工作。这意味着,配额发放完成后,距离2024年底履约不足两个月的时间。

《配额方案》会对发电企业产生怎样的影响?上周全国碳市场碳价最高达104.60元/吨,最新《配额方案》出台之后,接下来碳市场碳价会呈现怎样的走势?此外,本次《配额方案》提到,2017年3月14日前已获得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备案的核证自愿减排量,2024年12月31日后将彻底退出全国碳配额抵销机制,旧CCER退出碳市场是否会产生新的变化?

多位受访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配额方案》的调整,整体上来看,将进一步方便企业进行碳盘查,以及监管机构碳核查,使得碳核算更为精准,管理更加严谨。当前,部分缺口企业比较着急采购配额,部分盈余企业仍在观望状态,建议企业早做打算,提前应对履约压力和结转压力。旧CCER用于履约市场抵消的空间非常小,试点碳市场政策也有很大不确定性,预计供大于求会带来旧CCER价格下跌。

配额核算口径等四方面有调整

此次《配额方案》与前两个履约周期相比,在保持延续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相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充分总结前两个履约周期配额分配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强制碳市场发展运行情况,《配额方案》主要进行了四方面的优化调整,包括配额核算口径发生变化、调整配额分配的修正系数、引入配额结转政策、优化履约时间安排。

《配额方案》将基于“供电量”核定配额调整为基于“发电量”核定配额。不再将购入使用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间接排放纳入配额分配的范围,并相应调整了配额基准值。这将有助于提高数据准确性和简化管理流程,基于发电量的配额更方便核定,而间接排放在发电企业碳排放比例中相对较小,间接排放不再纳入管控实则减轻了企业进行排放核算的工作量。

同时,《配额方案》调整了配额分配的修正系数。取消机组供热量修正系数,通过优化调整基准值直接实现对发电机组供热的合理激励;取消机组冷却方式修正系数,由于《配额方案》将基于“发电量”核定配额,空冷机组厂用电对配额分配的影响已从源头消除,故相应取消该修正系数。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施懿宸认为,此调整或有利于促进配额分配更加统一和公平,避免了因冷却方式不同而导致的配额差异,有助于提升市场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但也可能对一些原本依赖冷却方式修正系数获得更多配额的企业产生影响。

删去了机组冷却方式修正系数、平衡值和基准值相应提高,会给发电企业带来什么影响?

“是否设置修正系数,本质上是在两个价值之间做取舍,设置修正系数可以平衡各类机组的既有利益,取消修正系数则倾向于未来机会平等。”中创碳投碳市场首席分析师林立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具体而言,本次《配额方案》取消空冷1.05的系数,一方面是配套从供电量转为发电量为基准分配的调整,另一方面体现了简化修正系数、导向未来机会平等的原则。根据平衡值的定义,取消空冷1.05的系数后,平衡值自动提高。基准值相比平衡值的变化率不变,故基准值相应提高。

对于与之出现的平衡值、基准值提高现象,施懿宸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调整将使得企业需要更多的配额来满足其排放需求,从而可能增加配额的交易量和市场的活跃度。同时,这也将促使企业加大减排力度,提升技术水平,以降低碳排放。

3900多万吨基础可结转量或影响市场供需

在履约时间安排方面,《配额方案》将2023和2024两个年度的履约截止时间分别定为2024年底和2025年底,实现一年一履约,可有效促进企业交易,提升市场活跃度。

如今又到了全国碳市场的履约季,国庆节后碳价再次破百,并一直维持在百元/吨以上,10月22日收盘价为104.13元/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当前碳价保持在一个良好的价格,未来碳价可能会呈持续上升趋势。

伦敦大学学院基建可持续转型教授梁希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碳价主要受碳市场的配额总量和减排成本曲线等因素影响。企业需要为未来碳价可能上升做好技术上的准备,特别是新开发的具有低碳化改造潜力的项目将在未来凸显价值。此外,国家碳预算管理政策、可再生能源政策和电力市场设计等,也会影响配额价格,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开展碳交易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政策因素,根据未来控排企业配额需求和供给科学地预测配额价格的趋势。

面对履约季碳价持续上涨的现象,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副秘书长吴宏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方面企业的碳资产管理意识不强,碳资产管理一直在企业里所占比重比较小,企业往往没有把碳资产管理行为分配到全年里;另一方面,一年一度的集中履约,配额缺量的企业集中购买,也会使碳价上升。他指出,碳市场的流动性、完备性十分重要,若碳市场存在盈利空间,企业将自发地加入其中。

为解决企业惜售配额、市场交易不活跃、配额缺口企业履约压力较大等问题,《配额方案》引入了配额结转政策。每家配额盈余企业的配额最大可结转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基础结转量,所有企业均拥有1万吨的额度;另一部分是交易结转量,该结转量为企业2024年—2025年间净卖出量的1.5倍,净卖出量越多、可结转配额量越大。

在该机制下,不考虑基础结转量的影响,如配额盈余企业卖出40%的盈余配额后,剩余的60%盈余配额可结转为2025年度配额。其中,净卖出量的统计截止时间定为2025年12月31日,给企业留有充足时间制定交易计划。

林立身指出,允许1万吨基础可结转量,相当于适度放松了结转限制,一方面给单个企业结转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另一方面2430家发电企业+1500家扩容企业,合计拥有3900多万吨的基础可结转量,如果都充分用起来,也会对市场供需有不小的影响。

旧CCER将彻底退出全国碳配额抵销机制

本次《配额方案》再次明确了CCER的抵销时效,2017年3月14日前已获得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备案的核证自愿减排量,可于2024年12月31日前用于抵销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此后旧CCER将彻底退出全国碳配额抵销机制。

施懿宸认为,短期来看,由于旧CCER即将在年底前退出全国碳配额抵销机制,市场上可能会出现卖方急于出清旧CCER的情况,这可能导致短期内CCER价格出现波动,买方可能会利用这一时机进行压价,以期在旧CCER退出前以更低的价格购入。

长期来看,随着旧CCER的退出,市场上CCER的供应量将减少,而需求可能会因全国碳市场的扩容和更多企业的加入而增加。因此,CCER价格有望在未来出现上涨趋势。同时,政策的变化也可能推动新的CCER项目的开发和审批,从而增加未来CCER的供应量。但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短期内CCER价格仍可能受到供应紧张的影响。

“对于未能在年底前出清的旧CCER,其未来是否有望参与试点碳市场的抵销机制尚不确定,这取决于各试点碳市场的具体政策和规定。”施懿宸说,目前北京市已经明确表示,从2025年1月1日起,旧CCER不再用于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抵销。但其他试点碳市场是否会有类似的政策调整,还需进一步观察。尽管如此,除了用于碳配额抵销外,CCER还可以用于企业碳中和、绿色金融产品等领域。因此,即使旧CCER退出全国碳配额抵销机制,其仍有可能在其他领域找到应用价值。

责任编辑: 邓卫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