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公司观察】互联网教育企业的“上市依赖症”是时候打破了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e公司 赵亦弘2024-05-27 12:19

近期,超800位线上讲师声称,存放在国内在线学习平台CCtalk的学费无法提现。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CCtalk目前整体欠款资金规模可能超过6000万元,该资金可能被用于解决此前公司内部股权纠纷问题。

CCtalk是国内知名互联网教育平台,从其盈利模式来看,这一平台除了提供互联网教育技术服务之外,还是代收学费的第三方平台,学生在该平台上缴纳学费,该平台在代收的学费中抽取佣金,这一模式也是互联网教育服务商主流的盈利模式。

整个互联网教育服务平台的“大厦”,都建立在这个看起来简单稳固的“地基”之上。但基于这一盈利模式的互联网教育公司,却普遍缺乏充足的自我造血能力,上市则顺势成为互联网教育企业的最优选择。

CCtalk曾有过一次不成功的上市经历,它曾是教育机构沪江旗下两大业务之一。沪江曾与新东方被并称为两大互联网在线教育巨头,两家公司同在2018年申请赴港上市。不过,沪江的招股书中三年连续大幅亏损的数据,无不显示出其烧钱抢占市场、流血换增长的“战斗史”,却并未让资本市场看到其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彼时沪江的上市事项也以失败告终。

沪江失败了,下一个“沪江”揭竿再起。烧钱换增长是典型的互联网企业思维,如今却成为教育类企业谋发展的方式,也成为当下互联网教育企业共同选择的上市路径。

如2023年在美股成功登陆的量子之歌、在港交所成功上市的公考培训机构粉笔科技等公司,在上市前均采取烧钱换市场的策略,量子之歌为抢占用户群体大量投入营销与销售,粉笔科技为在线下市场攻城略地同样在行政、销售及营销、研发等方面大幅投入。在巨额开支投入之下,量子之歌、粉笔科技纷纷陷入连年扩大的亏损中。

当下的互联网教育企业似乎患上“上市依赖症”,将敲钟上市作为企业的终极目的地。但需要注意的是,当上市本身成为一家公司的终点,或意味着原有的商业模式本就较为脆弱。一旦上市不成功,这类企业原有的盈利模式缺陷便暴露无遗。

互联网教育企业的盈利来源通常包括内容收费、平台抽佣、会员服务、广告收费以及定向增值等几种,只有通过合理的获客成本,得到更高的转化率,这类企业才能开始赚钱,更高的续费率才能让收益延续,最终实现盈利。

但是,大规模的支出在短期内并未实现更高的转化率,高获客成本是挫伤互联网教育企业利润的关键因素。例如,各互联网教育企业大规模的广告投放形成了“死循环”,规模投放的公司可以源源不断获取新客户,而其他教育公司若不跟进投放,就要面临客户流失的问题。在上市之前,多数互联网教育企业主要依靠一轮轮融资来支撑企业在营销推广上的巨额投入,同时还要覆盖日常运营,因此,资本市场对于互联网教育企业的自我造血能力及其可持续性一直持谨慎态度。

上市失败带来的间接后果是资金链断裂、大规模违约,这在互联网教育行业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不甚健康的商业生态,退课退费难成为行业被诟病的共同顽疾。以CCtalk此次提现困难事件为例,在互联网教育服务平台领域,CCtalk已经成为行业的头部公司,但就是这样一家行业内的头部机构,也因上市不成功而间接导致整体资金链断裂,公司自身运营岌岌可危,从而妨碍近500家机构正常运营,影响的学生、讲师人数近百万。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以CCtalk为代表的互联网教育企业违约事件,或在其以上市为终极目的时就已埋下伏笔,互联网教育企业的“上市依赖症”是时候被打破了。事实上,企业在初创过程中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敲钟上市不应成为企业的终极目标与高光时刻,企业的高光时刻或应是为客户、为市场、为社会提供预期的价值。

责任编辑: 于德江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