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游强劲复苏 跨境支付机构信心满满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4-05-27 07:43

近来,外国游客来华热度持续攀升。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一季度累计签发外国人签证证件46.6万人次,同比上升118.8%;免签入境外国人198.8万人次,同比上升266.1%。

这与入境免签、外国游客支付便利性提升等政策的推出,密不可分。记者采访了解到,一段时间以来尤其是“五一”期间,在政府、支付机构的推动下,入境游客支付场景不断上新,支付人次规模激增。

以Visa为代表的跨境支付机构,对中国旅游市场充满信心。Visa亚太区董事长柯如龙在近日于西安举行的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上说:“Visa为来华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无缝支付方式,将继续深化与在线平台的合作,助力‘解锁’巨大的入境消费机遇。”

入境游支付场景不断优化

“五一”期间规模激增

“今年4月以来,来小店的外国游客明显更多了。人最多时,是过去的20至30倍。”北京杨梅竹斜街“老北京兔儿爷”店主张忠强说。老北京兔儿爷具有400余年历史,时常有外国游客驻足。

在位于北京朝阳区的国际商区蓝色港湾,可以看到一些商家收银台前放有Alipay+的便利支付指南,多处也摆放有英文提示牌,指导外籍游客如何绑定Visa国际卡或境外电子钱包进行移动支付。蓝色港湾商圈总经理张晓飞表示,商场正致力为外籍消费者提供更舒适的购物环境,目前商户的收银台前都有显眼的“可用你的本国钱包或者支付宝扫码支付”的英文提示,商户可接受Visa刷卡。

据了解,北京拟在6月底前,进一步扩大境外银行卡受理覆盖面;在全市三星级(含)以上酒店、3A级(含)以上旅游景区增设一批支付服务设施;不断扩大“零钱包”产品的服务范围,持续提升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支付方式的友好度和便利性。

不仅是北京,全国越来越多城市,都在不断优化外国游客支付服务场景。作为许多境外人士来华旅游的第一站,上海着眼于形成“以移动支付为主体、银行卡支付为重点、现金支付为兜底”的支付服务新体系,在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配备中英双语服务人员,及时解答外籍人士关于刷卡、ATM取现、现金兑换、移动支付绑卡等问题。Visa近日在上海发布巴黎奥运会主题信用卡,为外籍来华人员提供包括“支付简易,如坐家中”“入乡随俗,使用本地App”等多种场景的便捷体验。

支付宝平台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入境宾客绑外卡用支付宝消费同比增长7倍,用支付宝做国际游客生意的中国商家数量同比增长了4.5倍。微信支付介绍,使用外卡通过移动支付消费的境外用户人数在不断增长,2024年3月日均交易人数对比去年7月升级前增长超3倍。

解锁850亿美元市场机遇

移动支付服务待提升

旅游业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毋庸讳言,中国旅游市场的复苏更引人注目。据世界银行2023年估计,旅行和旅游占全球GDP的10%,占全球出口的7%,大约贡献了全球十分之一的工作岗位。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旅游晴雨表》显示,2023年国际旅游业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的88%,并预测亚太市场,尤其是中国,将在2024年迎来强劲复苏。

面对中国入境游市场的强劲复苏,Visa亚太区董事长柯如龙在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上表示,Visa的支付网络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超过1.4万家金融机构、1.3亿家商户有合作,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合作,让来华游客更便利。

“根据Visa的研究,每年外国来华游客将带来约850亿美元的消费。”柯如龙说,“Visa将助力解锁这850亿美元的市场机遇,为外国游客提供一流的支付体验。”据介绍,这一市场规模包括了住宿、餐饮、休闲、购物等等。

但柯如龙也坦言,中国支付生态系统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两个“超级APP”驱动的基于二维码的支付。“这给来华的外国游客带来了一些挑战。”根据Visa的数据,10个国家贡献了约80%的外国游客在中国的消费,而这10个国家的游客主要使用Visa信用卡和借记卡付款。

英国游客简·史密斯(Jane Smith)告诉记者,考虑到不是所有的场景都可以支持信用卡和现金,她很愿意“入乡随俗”学习移动支付,但绑卡程序还比较繁琐,“初始阶段不那么‘丝滑’”。

“国外基于银行卡特别是信用卡的消费非常普遍。而在国内,随着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和渗透,消费者消费习惯全面转向线上,大部分居民‘超前’跨越了卡消费阶段。”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系教授崔丽丽介绍,让入境游客有“在家消费”一样的感受,细节上仍有提升空间。

政策助推机构发力

入境游移动支付前景看好

今年3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提出为更好满足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多样化的支付服务需求,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进一步提升支付服务水平。

其中,为进一步便利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将从三个方面推出针对性措施:指导支付宝、财付通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境外银行卡绑卡效率;在切实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同时,简化身份验证安排;指导主要支付机构将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年累计交易限额由1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勇坚表示,下一步,支付机构、线上支付平台等仍需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即时结算通过的效率问题,解决部分应用仅支持境内手机号或银行卡、“绑外卡”业务链条长、环节多等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支付便利度。“支付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等各参与方之间需进一步打通数据,促进数据跨境流动。此外,加强隐私保护,尤其线上个人信息保护,也能更好提升外国人使用线上支付方式的意愿。”

据了解,作为全球领先的支付机构,Visa目前已与中国人民银行、文化与旅游部合作,通过实施一系列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让外国游客和商户刷卡更加便利。

“这些措施包括:通过与收单银行合作,鼓励商家接受外卡,从而提高接受度;通过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深化合作,让Visa卡更容易关联到这两款支付APP;与当地出行和餐饮APP以及在线平台合作,以改善外国游客的用户体验,包括APP内的英语语言支持;与上海和北京的几个重点商区和机场合作,作为入境游客的支付示范区……”在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上,Visa亚太区董事长柯如龙演讲时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 胡青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