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聚焦大模型应用领域发展新型数字经济 滴水湖高金2024年度大会把脉中国经济新机遇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张淑贤2024-05-26 15:07

5月25日,主题为“创新与开放:中国经济的新机遇”的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以下简称滴水湖高金学院)2024年度大会在上海临港新片区举行,金融界、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专家学者及行业领袖,共同探讨金融领域的前沿话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应在人工智能等方面推动经济发展

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在演讲中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并提出了中国应对新挑战的策略。

“2023年全球服务贸易额15万亿美元,其中美国的服务贸易位居首位,达1.66万亿美元,中国9286亿美元,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朱光耀表示,这是目前我国面临的新发展态势之一,特别是AI时代这种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在朱光耀看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要在人工智能和新兴能源等方面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要看到在算力、大模型等方面的差距,坚定不移地发展新型数字经济,同时要在新能源领域实现突破,使新兴能源行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

如何弥补大模型方面差距?蚂蚁集团研究院院长李振华建议,我国可在应用领域内探索,“当前的技术架构或者规则,都不一定是AI大模型的最终技术路线,但从中国过去科技和互联网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可以通过应用来驱动科技或者是底层的技术水平提升。”

普林斯顿大学金融学讲席教授熊伟分享了他对中国经济模式的深刻见解,讨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混合经济结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产业政策在中国经济成功中的作用。

“各个城市都已在积极推动产业引导基金发展,政府作为有限合伙人向市场化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注资,目标不是直接的投资回报,而是发展地方产业。”在熊伟看来,包括合肥模式在内,中国实践有助于培育早期产业,但也有一个“缺陷”,即作为政策制定者,政府怎么样挑选赢家,即如何培育颠覆性的创新,这也是全球面对的难点。

熊伟表示,未来5到10年,我国应思考如何缓解不利扭曲因素,积极摸索新质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确保优胜劣汰、创新驱动。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兼滴水湖高金学院院长刘元春则分析了中国M2/GDP比率与物价水平之间的矛盾现象,并探讨了金融增加值与金融业市盈率之间的悖论。

“中国要建立金融强国,一定要有金融的再生能力和造血能力。”刘元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此我国金融深化不仅是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大,还需要在金融市场深度、产品广度以及定价能力等维度进行深化。”

多个产学研项目公布 系列合作启动

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上海财经大学、临港集团三方支持下,滴水湖高金学院2023年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招生、当年入学。

证券时报记者从大会上获悉,滴水湖高金学院2024年将升级打造三个硕士项目,分别为首创ESG金融硕士项目,跨境金融硕士项目和ESG金融方向的MBA项目,到今年9月,办学规模将接近200人。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表示,滴水湖高金学院不仅是中国的滴水湖高金,期待在世界平台上重新定位自己,真正建成世界一流金融学院,更好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国家金融高质量发展、金融强国的建设做出上海财经大学的贡献。

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赵义怀表示,临港新片区的目标是建成具有强大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滴水湖高金学院的目标是要建成国际一流金融学院,两者志同道合,相互成就,“期待滴水湖高金学院能够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富有创造力、决断力的新型卓越金融人才,新片区管委会也将在财政政策、人才培养、交流合作上给予大力扶持。”

会上,滴水湖高金与上财数据科学与统计研究院共同发布大模型评测体系。同时,滴水湖高金ESG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据悉,滴水湖高金学院2025年还将推出法律与金融、人工智能+金融、综合金融MBA等新项目,预计2025年在校生规模超过400人。未来,滴水湖高金学院将着力在科技金融、跨境金融、离岸金融、航运金融等新兴金融领域取得更多金融创新应用型成果,成为“政企研学用”的桥梁和纽带。

校对:廖胜超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