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龙力生物!立信所被罚
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徐蔚2024-05-24 07:03

龙力生物虽已退市4年,但其身后余波仍在扩散。

近日,中国证监会网站更新了对立信所及3名注册会计师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书,事因八年前执业的龙力生物2015年和2016年财报审计项目存在违法事实。证监会决定,对立信所“没一罚三”合计罚没641.5万元,对3名签字会计师分别处以8万元—10万元罚款,同时市场禁入3年—5年。

函证过程存在重大缺陷

处罚书显示,立信所在对龙力生物2015年度、2016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时,存在多项违法事实。

一是立信所风险评估程序存在缺陷,不足以对风险评估程序予以合理保证,无法实现风险评估的审计目的。二是部分业务循环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存在缺陷。三是未对银行询证函保持有效控制,函证过程存在重大缺陷,未发现龙力生物银行存款和借款存在虚假记载。四是未保持合理的执业怀疑,未发现龙力生物提供的银行对账单存在异常,未发现龙力生物提供的银行对账单存在虚假。五是未对往来款询证函保持有效控制,函证过程存在重大缺陷;未对回函异常情况保持关注,虚构现场跟函记录单,未发现龙力生物对部分往来单位的银行付款记录存在虚假记载。

罚单还透露了龙力生物在银行询证函方面造假的细节。银行询证函上内容基本由龙力生物出纳梁某梅填写。对于内部核算账套和对外披露虚假账套记载的银行存款和银行借款金额不一致的银行,则根据内部核算账套和对外披露虚假账套记载的金额分别填写两份询证函。填写虚假账套金额的询证函(以下简称“虚假询证函”)事先由龙力生物安排相关人员在询证函上套印好银行章后交由梁某梅,梁某梅携带虚假询证函陪同审计人员去相关银行进行现场函证。

函证时,向银行窗口递交的询证函(以下简称“真实询证函”)上填写的金额是内部账套记载数据。银行盖章回函时,如果是梁某梅从银行窗口取回银行盖章的真实询证函,则梁某梅将真实询证函回函留下,择机将事先准备好的虚假询证函交给审计人员;如果是审计人员从银行窗口取回了银行盖章的真实询证函,梁某梅则以复印或核对数据为理由将真实询证函从审计人员手中拿走,之后再给审计人员事先准备好的虚假询证函。

立信及3名注册会计师提出五条“免于处罚”的申辩意见,但证监会全部予以驳回。

证监会最终决定,对立信所“没一罚三”合计罚没641.5万元,对签署两期报告的1名会计师予以警告,并处罚款10万元,同时市场禁入5年;对签署一期报告的2名会计师分别予以警告,并处罚款8万元,同时市场禁入3年。

龙力生物曾因系统性造假突出被证监会点名

被称为“生物燃料第一股”的龙力生物,2020年5月被深交所终止上市。因系统性造假突出,龙力生物曾被证监会点名。证监会指出,龙力生物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为虚增公司利润,定期通过删改财务核算账套实施造假。

最终证监会决定对龙力生物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时任龙力生物法定代表人、龙力生物董事长、公司实际控制人程少博给予警告,并处以合计罚款150万元。对18名责任主体开出的罚款金额累计338万元。

退市不是终点。据国联证券2022年8月发布的《关于子公司重大诉讼的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华英证券收到济南中院送达的《开庭传票》等,1628名投资者诉龙力生物、华英证券、立信所。

李立群等1628名投资者为原告,诉讼请求为:判令龙力生物赔偿各原告的投资差额损失、佣金及印花税损失等;判令程少博等12名自然人、华英证券、立信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在当前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严格监管的大背景下,对立信所的处罚只是行业环境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监管层对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中介机构等主体的监管全面铺开且力度明显加大。据统计,4月以来,监管部门对会计师事务所相关责任主体(包括公司和个人)的处罚记录已达到90余条。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