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机器人“版图”扩张明显 一年新增万家企业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陈霞昌2024-04-25 15:15

日前,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集群发展论坛上,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编写的《2023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数据显示,深圳机器人行业创新能力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近10年爆发式增长,去年专利授权量与2015年同比增长约4.7倍,越来越多创业者进入机器人赛道,去年新注册企业超过1万家,产业链总产值为1797亿元。相比2022年1644亿元,同比增长8.7%,相较于2022年的3.9%,实现了较大幅度回升,增速大大高于深圳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的3.3%,接近于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8.8%)。

微信图片_20240425141922.jpg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集群发展论坛(陈霞昌 摄)

微信图片_20240425143307.jpg

《2023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 (陈霞昌 摄)

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表示,宏观经济的正向拉动,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以及创新活力的不断加持,为深圳机器人产业提供了优良发展环境。去年深圳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产业投融资活跃度领跑全国。

目前,深圳工业机器人已有较完整产业链,上游为核心零部件,中游为本体制造,下游为系统集成服务等环节。深圳工业和非工业机器人的产业链条建设基本完备,基础技术实力充足,在自动化控制器、无人化设备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培育出一批优秀机器人企业,是拥有较全品类非工业机器人的城市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初创企业加入赛道。《白皮书》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经营范围涵盖机器人的企业数量达59498家,当年新增10408家,较2022年的8700家同比增长19.62%,其中拥有机器人相关专利的企业达3699家。随着产业热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进入机器人赛道,新增企业数量逐年增加。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为创新型企业降低了进入门槛,且以非工业机器人为主要切入点。

“比如去年开始,在深圳逐渐展现出来的‘人形机器人’,业内来说我们称之‘具身智能’更加客观一点。”毕亚雷介绍,“具身机器人”是一个热词,加上AI落地机器人是最典型的应用,因此叫“机器人”的企业越来越多,但具体还是要看其是否从事相关的技术等,根据调研,目前有三千多家企业真正有自己的专利、做自己的产品。从这个角度,目前以非工业机器人作为介入的切口,新增的企业数量非常之多。

《白皮书》显示,去年深圳整个机器人产业链中,工业机器人占比62%,非工业机器人占比38%。整体特点为工业机器人稳定增长,非工业机器人快速增长。从企业的数量来看,非工业机器人已经超过五成,大部分企业现在从事的是非工业机器人,占比54%。但从产值角度,仍然是工业机器人为主。

“2023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链依然延续了往年产业链丰富、产业形态非常饱满的特点,早期发展、后期发展都非常积极。在产业链结构上,工业机器人也有着相对稳定的产业结构。”毕亚雷针对《2023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做出讲解。他表示,过去一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新的增量主要来自于非工业机器人。即之前所指的服务机器人,现涵盖工业机器人以外的整个范畴。

从产业结构和区域分布看,去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中工业机器人企业数量占45.46%,非工业机器人占54.54%。宝安区注册企业数量占23.93%,南山区、龙岗区分别为19.23%、17.28%。宝安区和南山区的产值位居深圳前列,占比分别为35.01%、34.84%。

据了解,去年深圳机器人产业共发生51起重要投融资事件,数量国内第一。深圳机器人企业创新能力突出,投资机构对未来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非常看好。

《白皮书》显示,融资事件主要集中在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机器人零部件、医疗机器人、人工智能等5大领域,新型核心零部件及人工智能中的机器视觉成为投资热门方向。

据报告课题组估算,2023年深圳市非工业机器人的产值达678亿元,较2022年的611亿元,同比增长11.13%。从细分领域占比来看,2023年服务机器人产值占比达49.44%,特种机器人占比为16.65%,物流机器人占比为13.83%,教育机器人占比为6.36%,医疗机器人占比为6.23%,商用服务机器人、家用服务机器人依然是深圳市非工业机产值的重要构成。

校对:祝甜婷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