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对科技行业保持密切关注的观察者,笔者对OpenAI宣布ChatGPT3.5无需注册即可使用的新闻并不意外。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ChatGPT3.5的开放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通过免费开放ChatGPT,OpenAI和微软似乎在下一盘很大的棋。通过免费引流,他们让更多的人接触到ChatGPT的强大功能,从而在用户心中建立起品牌认知,迅速扩大用户基础,为未来的商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种深谋远虑的商业智慧。
免费,是为了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一旦用户开始依赖ChatGPT来完成日常任务,比如撰写文档、查询信息、进行学习等,他们就更有可能在未来继续使用这项服务。等到时机成熟,再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探索更多创新的盈利方式,比如定制化服务、高级功能订阅、企业解决方案等。OpenAI下了一手好棋。
不过,对于国内的用户来说,意义似乎不大。因为国内已经有不少大模型具备甚至超越ChatGPT3.5的能力,且操作更便捷,中文化更强。
笔者与多位使用国内大模型的朋友进行交流,他们普遍认为,尽管ChatGPT3.5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但在国内,我们已经有了更加熟悉和适应自己需求的AI工具。一位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朋友告诉笔者,他们公司使用的大模型在理解行业术语和处理专业文档上,比ChatGPT3.5更加精准和高效。一位作家朋友则表示,她更倾向于使用国内的大模型来辅助她的作品创作,因为它们更懂中文语境,能提供更符合她的风格的文本。
当然,这并不是说ChatGPT3.5的开放毫无意义。对于全球AI技术的发展和推广,这确实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对于国内用户来说,我们已经有了足够强大的AI工具,如果开放的是ChatGPT4.0或许意义更大一些,但落后的ChatGPT3.5的加入,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个额外的选择,并非必需品。
在信息爆炸时代,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然而,对于普通用户而言,真正重要的是技术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我们期待的不是更多的选择,而是更好的体验。
OpenAI的愿景很好,但是问题也不少,比如竞争问题。ChatGPT3.5的竞品不在少数,在使用体验相似的情况下,为什么用户要选择ChatGPT3.5?再者就是平衡免费和盈利之间的关系,如何在不损害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引入商业模式,这都是OpenAI和微软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只有留住人,才能构建理想王国。因此,提升技术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才是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