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工业厂房空置率的几点思考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周家兵2024-03-26 06:45

周家兵.jpg

周家兵(深圳东方华策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

据相关统计数据,目前深圳、东莞的工业厂房空置率不低。最近,笔者与深圳、东莞的十多位厂房房东(含二房东)和企业主一道,对两地的几个工业区进行实地调查,并就如何降低厂房空置率的问题展开讨论。现将各方观点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供大家思考。

一是,有些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亟待维护和更新。比如,工业区的场院地坪需要加固,有些残破和安全隐患需要及时整改。电力设施老化需要更换,变压器等配套需要满足新入驻企业的需要,但这笔费用相对较高,房东和承租企业都不想在前期投入太多,所以在确保电力供给能力方面,容易形成僵持局面。互联网时代的网络速度和通信信号问题,涉及光纤的铺设、5G通讯基站覆盖等层面。在深圳观澜、龙岗宝龙和东莞的塘厦、企石、横沥等地调研发现,在某工业区的某个厂房内,中国移动的电话和网络信号居然只有一格,且还不稳定。方便员工生活的配套条件也要改善。一些厂区的消防设施是本世纪初建成的,当时符合要求,但随着时代变迁,有些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消防安全要求。

二是,租赁方式可以优化调整,从而把租金实实在在降下来。之前,按建筑面积计算租金是行业惯例,但外部环境和市场均发生变化,惯例面临挑战。而今,有不少企业老板要求按照使用面积来计算租金,且每个月的管理费也按照实际使用面积来计算。深圳龙岗宝龙片区有位二房东,接待过一位私营企业主,现场用激光尺亲测。在得到相差无几的结果后,他愿意继续洽谈租约。当时带领他们看场地的工作人员,心生不爽,向房东反馈。房东亲自打电话约企业主过来喝茶谈事。房东同意企业主的诉求,同时提出,希望交租金方式由月缴改为年缴,同意的话房东愿意在合同里注明5年内不涨租金。谈妥后,房东老板主动提出把租金零头抹掉。最终,双方愉快地签订租赁合同。

三是,房东累计涨租的惯性思维要改成随行就市。以前,租厂房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那就是每年递增3~8个百分点,这种累加涨租现在行不通了。不但不涨租,有的承租方还要求在合同中写上随行就市字样,并补充租期内租金只降不涨的条款。在调研中我们还看到,有的租赁合同里明确注明,合同到期后续租,不能产生任何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如茶水费、转让费等等。另一方面,房东也要求企业主,在企业发展壮大后,应尽量留在本园区内发展。房东愿意尽量帮助企业就地解决扩大生产场地问题。有资源的房东,甚至联系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咨询,并帮助引进的企业享受到当地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通过提供协助服务留住企业。

纵观上述三方面,我们发现房东和企业主无形之中形成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完全有别于之前的业态。以前是房东处于强势地位,面对潜在的租金上涨压力,企业经营者默默承受。曾经有企业老板感叹,一年忙到头,生意还可以,就是没赚到什么钱,仔细一算,原来是替房东在打工。如今,这个局面有望扭转。厂房租赁占企业经营成本要控制在合理的比例之内。房东也应该参考银行利息收益率,计算好物业的出租收益率。双方利益平衡,形成相互成就的共赢态势。这需要双方与时俱进,改变思维,友好协商,共同培育当前大环境下的市场健康发展业态。

以上是基于供需基本平衡的前提下,房东和租赁企业主共同向着良好发展态势共赢的举措。但是,现实的商业环境中,工业厂房在时代的发展变化中出现过剩的问题。这就不是提高服务、降价和完备设施能解决的,它属于结构性问题。

追溯到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在那个“三来一补”和生产加工制造型企业突飞猛进的时代,工业厂房的大量建设符合当时的市场需求。2008年后,随着中国制造 “腾笼换鸟”和产业升级迭代的推进,以及中国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一些生产制造型企业陆续搬迁到东南亚国家。中国内地工业厂房的功能,需要适时做一些改变和调整。

在本次实地探访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有些工业区已经做出了积极的改变。

改变一,将厂房改造为仓库。其功能不仅仅是工业品的储存、周转和发货基地,也可以是农产品的仓库,比如生鲜瓜果等冻库。快速普及的冷冻锁鲜技术与这些农产品仓库联手,为中国农产品的流通提供了很好的硬件支持。与时俱进,多方受益,共同造就商业模式的突破。如今电商直播销售,后台大数据的运算分析,企业会根据这些精准的数据,在全国各地设置物流仓库,一旦客户下单,就能急速送达。其中,就有厂房改造为物流仓库的功劳。目前,在深圳龙岗、龙华、西乡、福永,东莞的石龙、樟木头、塘厦等地,已经有工业厂房成功转型为电商物流仓库。

改变二,将厂房升级改造为商业用途。若工业区所在的地段处于相对繁华或交通便利的区域,这类工业厂房被重新装修,就能转变成商业用途,它们能替代城市中心位置的商务写字楼,其租金比厂房高,却比写字楼低很多,综合性价比的优势就很明显。也有把厂房一二楼改造成大型餐饮店,如大排档海鲜城、某连锁品牌湘菜馆等。以前工业区有大量绿化和空地,适当优化成停车场,就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如,在深圳的龙华大浪,东莞的塘厦等地,一些地理位置相对处在城市中心或副中心,又没有被拆迁征地的工业区,改造后商业氛围很好,也方便了附近的居民。这种改造后的效果往往不错,相对于高楼大厦来说,只有五六层高的厂房,让人的活动变得没那么密集。无论工作还是消费,人们的心情会相对轻松,没那么压抑与拥挤,最明显的好处是每天不用排队等电梯上楼。

改变三,公寓式的居住和自助式旅店。5G让电商直播如虎添翼,得到迅猛发展。从业人员的突然聚集,城市高中端写字楼租金高,限制多。那么,原有的工业厂房改造后,外观不错、内在便利和价格合适,就能切中这个群体的需求。甚至可以把直播间、样品间和工作人员的居住一体化。有的工业区重新建起了公用食堂,方便园区里面的工作人员二十四小时就餐。这类改造有个特别好的优势,就是厂房的结构,空间可以随着需求面积自由组合,层高空间也够,跟物流对接也很便利,有些从业者专门寻找这类物业租赁。这个需求点刚好被头脑灵活的房东捕捉到,他们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收获这个时代的另一种红利,由此达成共赢的局面。这种改变带来的挑战之一是,从业人员流动性较高,对于物业提供方和管理方的房东来说,应变能力要求很强,对于以往有那种“一劳永逸”思维的房东而言,有个磨合期。这类改变适合“房二代”,房东和承租人都是年轻人,很容易达成共识,产生共鸣,租客需求和房二代沟通能够轻松的相互明白。他们的链接非常顺畅,供需关系处理得会很融洽。

改变四,打造成文化艺术空间。这种模式的改造往往带有公益性质,被地方基层政府或有资质的社团租赁,为某个行业、人物、某种艺术形式的IP进行专项打造,为市民提供精神层面的享受和家门口的艺术熏陶氛围,如某名人艺术馆,某某创作室,某展览馆等等。也有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建设自己的博物馆,如自行车博物馆,企业产品发展史藏馆等等,这类改造多数带有一定的情怀,其底色是把艺术、馆藏等平民化,希望能够通过文创形式走进大众视野,服务更多的市民朋友。但其市场回馈速度较慢和盈利能力有限,让这类改造通常需要某中间商(经纪公司)作为依托,进行招商、管理和运作,其持续性让房东往往会有些顾虑。我们看到一些文创类的网红打卡地,在急速爆火之后,又很快地沉默下去,往往就是这类改造模式的运作结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的产物若不能满足新时期的需要,那么就应该做出改变,这种改变首先应该从法律法规方面着手——在合规性的前提下,做出正向引导和调整。面对大变局,地方职能部门、房东和承租方都应该具备市场思维,从需求端出发,进行改变和优化。工业厂房在大时代背景下,完成它该有的使命。在发展进程中出现新需求,意味着新的使命来了,相关主体要勇敢、智慧地予以接纳,及时调整战略战术,在承担使命的同时寻求新的时代红利。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