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参考丨SK-II,昂贵且难卖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1财经APP2024-01-26 08:16

SK-II在华销售大跌。

2024年1月23日,在2024财年第二财季的业绩电话会上,宝洁高管透露,由于市场疲软和日本品牌在市场上面临的暂时阻碍,大中华区SK-II品牌销售下降了34%。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引起的市场担忧或是SK-II销售下滑因素之一。

另一头,外资化妆品在华溢价正明显下滑。据海通国际综合主要美妆品牌抖音+天猫月度销售额来看,在2023年10-11月,大部分外资品牌同比下降,其中,欧莱雅同比下降 3.2%,SK-II同比下降 49.3%,只有理肤泉和 YSL增速明显,接近 50%。与此同时,国产品牌韩束销售额同比上升218.7%,彩棠同比上升 127.6%,颐莲同比上升125.1%,伊菲丹同比上升122.4%,佰草集同比上升120.4%。 

价格或是影响因素之一。在2023财年业绩报告中,宝洁就直指,SK-II的销售价格高于细分市场平均水平。

可涨价似乎是种不可避免的局面。

在2024年第二财季,宝洁净销售额为214.41亿美元,同比增长3%。其中,涨价是主要推动力。宝洁在财报中提到,由于SK-II销量下滑,护肤和个人护理的销售额下降了约4%至6%,下降的销售额被其他产品更高的价格所抵消。

除美妆部门外,宝洁美容部门最近一季的有机销售额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9%;医疗保健业务板块同比增长2%;织物和家庭护理部门同比增长了6%;婴儿、女性和家庭护理部门增长3%。

但随着全球经济波动,这种增长模式可持续性成疑。世界银行在2024 年1月的《全球经济展望》中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3年的 2.6%降至2024年的2.4%,这将是连续第三年增长放缓。 

对宝洁来说,如何实现增长,依旧探路中。

截至当地时间1月24日,宝洁报收152.5美元/股,跌幅1.19%。

责任编辑: 李志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