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15号:汪小姐的时代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罗忠洲2024-01-26 06:53

罗忠洲.jpg

罗忠洲(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副教授)

金宇澄说《繁花》的故事大致发生在1993-1994年的上海。

除了黄河路的美食,外贸也是《繁花》的主题之一。

汪小姐在外滩27号外贸大厦工作时,一身红衣,泼辣爽快,是外贸公司的一枝花。

爷叔说,做外贸就是借鸡下蛋,可是别人的鸡凭什么借给你呢?阿宝凭的是两样东西,一是香港哥哥给的外贸订单,二是汪小姐能够搞到的外贸指标。

在那个还需要外贸指标的时代,出口代表着品质的保证,有了这两样东西,他就能把一个普通牌子,做成上海名牌,再推向全国市场,范总的三羊牌就是这样成功的。

除了品质,中国产品能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与价格也有关系。

1993年,人民币兑美元官方汇率为5.8。但公开竞价、随行就市、自由浮动的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已经贬到8.7。谁手里有美金,谁就是大爷。

于是,出现了非法的外汇黑市套利交易行为。1993年7月,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整顿财政金融秩序,首次以抛售外汇储备的方式平抑供求、稳定汇率,并重新放开调剂市场限价。

不知宝总、汪小姐从中获利多少。

汇率双轨制的弊端毋庸讳言,据说1993年人民币汇率并轨的内部讨论时,存在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谁靠近谁的分歧。

陈彪如老先生在1992年出版了《人民币汇率研究》一书,据说他建议汇率并轨到8.7。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汇率由5.8贬至8.7,取消外汇调剂市场,开始实行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官方最后选择了由市场供求决定的调剂市场汇率,反映了务实的工作作风。

汇率并轨有利于企业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和营销,从而调动了企业扩大出口创汇的积极性。

虽然理论上本币贬值对外贸的影响要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但从实际效果来看,1994年我国出口总额达12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9%,高出改革开放以来16年年均增长17%的几近1倍。

中山公园开过来的20路终点站是九江路外滩。九江路东首南侧中山东一路15号即外滩15号。

外滩15号原为华俄道胜银行大楼,建造于1901至1905年间。1928年,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行在上海成立并在此办公,大楼曾改称“中央大楼”。

1949年,中央银行被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之后大楼相继由各民主党派、市轻工业二局、市航天局、航天部第八所等单位使用。1991年,通过置换,上海外汇交易中心进驻外滩15号,成为第一家通过置换进入外滩的金融机构。

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此挂牌成立。

一位师兄毕业后就在外滩15号研究部工作,那时经常坐20路公交车去师兄那参观,记得一楼是各家银行的外汇交易席位,二楼还是三楼还保留了1905年新建大楼时的一块精美的地砖。

外汇交易中心成立10周年的时候,师兄叫我接待日本财务省的官员,我请客人到和平饭店北楼华懋阁吃了大闸蟹,靠窗的美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张江建了新楼。外滩15号变成了中国黄金交易所,我曾去过一次,进门的地方换成了一大块金沙矿,忍不住多看了一眼。

那块地砖还在那,历久弥新。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