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滥的“摇一摇”跳转广告需认真治一治
来源:工人日报作者:杨召奎2024-01-22 08:42
(原标题:【经济观察】泛滥的“摇一摇”跳转广告需认真治一治)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等机构发布《2023年四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报告》,点名了多个消费者反映比较强烈的消费侵权问题,其中,“摇一摇”跳转广告泛滥赫然在列。

所谓“摇一摇”跳转广告,是指当用户打开App后,在出现开屏广告界面时,即便不点屏幕晃动手机也会自动进入购物网站页面。2023年“双11”期间,“摇一摇”跳转广告呈现泛滥之势,令不少网友心烦。不少人在社交平台吐槽“互联网的尽头是‘摇一摇’跳转到购物平台”“条条大路通电商”。打开一款App时稍不留意就会跳转到另一款购物软件,导致网友只能“万分小心,就怕手抖”。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有九成投票者厌恶“摇一摇”跳转广告,认为此功能侵犯了自己的权益。社交平台上,“如何关闭‘摇一摇’广告”等话题不时引发网友热议,不少人“想关又不能关”,而少数企业不仅没有针对消费者诉求改进相关服务措施,反而抓紧推广“摇一摇”跳转广告。

事实上,早在2023年2月,工信部就曾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通知》,明确要求规范此类“摇一摇”服务。但时至今日,平台类企业对于相关规定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

尽管涉嫌违法、用户不堪其扰、舆论批评不断、有关部门也曾发文规范此类服务,但一些App运营方和广告投放方依然我行我素,让“摇一摇”跳转广告像狗皮膏药一样甩都甩不掉。究其原因,在于收益高、违法成本低。

对于App运营方来讲,跳转广告成本低、利润高。对于广告投放方来讲,开屏广告曝光度高、营销效果好。于是,部分App便无视用户合法权益,通过提高加速计、陀螺仪等传感器的灵敏度,提高跳转第三方页面的概率,从而增加广告收益。但此类行为的违法成本却很低。

有律师指出,此类广告量大面广、维权取证难,而且案件监管是属地管辖,地方市场监管力度有限。消费者即便对“摇一摇”跳转广告深恶痛绝,但由于受到的侵害很难有具体损失,很少去维权。即便通过法律渠道维权,也是耗时费力,诉讼结果通常是平台停止侵权。

要让“摇一摇”跳转广告不再泛滥,需狠狠治一治。工信、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升级广告检测技术,提升执法查处效率,还可以通过联合执法的形式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此外,消协组织可针对消费者投诉较多的App运营方和广告投放方提起公益诉讼,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手机厂商也要采取相关措施,保障用户可以针对特定App关闭相应的权限,回应消费者期盼。

App运营方和广告投放方也应明白,广告“引流”需建立在尊重消费者权益之上,如果不考虑用户感受,即便短时间获得了流量,但引来的也是用户的厌恶。最终不仅可能会让App流失用户,还会影响广告客户的形象。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