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高价牛肉面品牌为何凉了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蒋光祥2023-12-08 06:59

蒋光祥.jpg

【灵光一闪】

面馆作为面向老百姓的餐厅,终究主打的还是一个经济实惠。

蒋光祥

上次吃商场里的陈香贵、马记永牛肉面是哪一天的事情了?相信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人已记不清楚了。最近有报道说,这些曾经让资本竞相追逐的网红高价牛肉面品牌,开新店的步伐放缓,老店亏损,融资不畅。对此,大家并不感到意外。

曾几何时,这些走进高端商场的牛肉面品牌,一改顾客对往日街头巷尾拉面馆的旧印象,但也迅速拉高了面食的价格。我曾留意过商场里马记永牛肉面馆服务员的构成,他们不但年轻,而且待人接物所体现出的文化素养,也要高于餐饮行业的平均水准。我感觉到,这些服务员中的不少人是把拉面当成一份事业在做,这对顾客而言自然是好事。

但是,面馆作为面向老百姓的餐厅,终究主打的还是一个经济实惠。一碗拉面吃不饱,虽然可以免费续,但动辄二三十块一碗的单价,还是很考验老百姓的腰包。这个价格面临着中式米饭类快餐的强力狙击,要知道,客单价30—50元的目标受众,很大程度上与线上九块九包邮的受众重合,而货比三家乃人之常情。胃口好的顾客也不会只点一碗面,他们还会顺手再加点羊肉串(往往十串起点)或者一碟小菜、一杯饮料啥的,客单价肯定要超过50元了。如果是三五同事或者好友聚餐,按照这个超过50元的客单价,又完全可以拼出一个有几道菜的普通饭局,而不必专门吃面。毕竟在京沪这样的高价牛肉面主战场,如果不是特别爱吃面的人,用这样的客单价一周连着吃几天面,也是不小的考验。

高价牛肉面品牌的经营者自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以往坚持采用的高成本直营模式开始朝加盟店改变,这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收一笔加盟费改善财报。但无论直营还是加盟,较高的场地租金和管理费,让这些品牌的牛肉面的价格难以下调。对于顾客而言,贵只是感受的一方面,核心问题是值不值,不能因为你“梦回兰州”的装修风格,或者你把面馆搞成像书房的样子,食客就得为你的投入买单。归根到底,顾客吃东西讲究的是食材的品质和口味,而不是外在的包装。暂且不论这两年钱难挣,同样品质的牛肉面,有什么道理不去吃离商场三五百米外的更便宜的那一款呢?何况还便宜不少。对比看,喜茶、奈雪的茶这些曾经的新锐品牌都在大幅降价以留住客户,瑞幸咖啡也在实施九块九一杯的战略,而陈香贵、马记永们则显得有些执迷不悟,这可能也是其背后资本开始纷纷收手观望的原因。

这些高价牛肉面的经营者可能也有自己的苦衷。一直以来,他们采取快速扩张和跟风的发展策略,重营销轻产品,即通过大量开设门店、复制成功模式,来抢占市场份额和优势地段。一旦风向改变,他们往往束手无策。薄利多销的模式,他们不敢轻易尝试。受租金等刚性成本的困扰,容易陷入“降价是找死,不降又是等死”的两难局面。

行文至此,我不禁想起一位“故人”——雕爷牛腩。我曾经特意去雕爷牛腩开在陆家嘴商圈的上海首店打卡,吃完后深陷沉思,感慨良多,它的昙花一现也早在我的预料之中。单纯以一个食客的角度去看,餐饮走网红路线如击鼓传花,绝难走远。以博弈市场、结局已见分晓的新中式烘焙为例,货真价实、物美价廉才能让一个企业有能力在经济下行期生存下来。如果商家愿意这样做,就有望打造成泸溪河、鲍师傅这样的老品牌,而如果不屑做或者做不到,前景恐怕就不太乐观。

(作者系基金从业者)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 杨国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