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下称“链博会”)在北京开幕。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在开幕式上表示,链博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为国际工商界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交流合作搭建的全新开放平台,是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希望中外各界人士充分利用链博会平台,加强交流合作,获得丰硕成果。
据介绍,首届链博会共有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设置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等5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国际参展商占比达26%,其中美欧企业最多,占国际参展商总数的36%。本届链博会将持续至12月2日。
链博会首日,贸促会就发布了《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下称《报告》)。
任鸿斌表示,《报告》首次全面量化分析全球供应链的发展趋势,首次构建了全球供应链促进分析体系,围绕推动全球供应链技术创新、开放合作、互联互通、包容发展等内容系统的提出了工商界的建议。
《报告》指出,全球供应链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区域化、多元化、数字化和绿色化。
在供应链区域化方面,欧洲、东亚、北美供应链区域化特征最为显著,德国、中国、美国分别为区域供应链中心。其中,汽车和化工行业供应链区域化态势明显。
在供应链多元化方面,受地缘政治冲突、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欧洲跨国公司加快供应链多元化步伐,电子产品和纺织品供应链多元化特征进一步显著。
在供应链数字化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全球供应链数字化趋势显著。其中,通信行业供应链数字化程度最高,信息技术及信息服务业次之,金融业供应链数字化国别差异较大。
在供应链绿色化方面,为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全球供应链绿色化是大势所趋。但各主要经济体供应链绿色化进展不一。
《报告》认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为全球供应链开放合作提供了四大机遇:规模超大、成长性好的市场机遇,产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合作机遇,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机遇和各类要素加速聚集的创新机遇。
校对:李凌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