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式”增持应一诺千金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熊锦秋2023-11-17 06:58

熊锦秋.jpg

【锦心绣口】

如果上市公司老板说话不算数,特别是涉及员工重大切身利益方面失信,这将严重影响公司的向心力、凝聚力。

熊锦秋

11月13日东方雨虹抛出回购方案,14日披露最新前十大股东,公司前期推出的员工持股计划已退出前十大股东、其账面亏损严重,当初公司实控人、董事长李卫国为该员工持股计划提供兜底。笔者认为,兜底式增持应三思而行,如果兜底就应守信履约。

根据2021年6月披露的《关于2021年员工持股计划完成股票购买的公告》,员工持股计划证券账户累计购买公司股票4947.1665万股,成交总金额为27.6亿元,成交均价为55.7846元/股,其中通过大宗交易受让公司实控人1500万股、成交均价为53.7900元/股。购股资金包括员工自筹与融资,两者比例为1:1,海通证券提供融资服务,公司实控人为此担保及承担追保补仓等义务,同时,实控人为员工自筹资金提供年化8%收益保证。

员工持股计划购股时间基本是在顶峰区域,到今年11月15日股价收盘23.5元,期间每股合计分红0.4元,账户出现大幅亏损,一直到今年半年报显示持股未变化,但三季报、10月份以来持股持续减少,实控人或未选择为员工持股计划追保补仓、而是减仓。

东方雨虹有1411名员工参与了该员工持股计划,自筹13.8亿元,平均每人自筹近100万元,手笔很大。由于员工持股计划是在今年三季度以后抛售部分股票,即便按期间每股最高32元左右计算,目前账面总亏损也超过10亿元,员工本金基本亏完。

本案带来很多思考,首先,就是公司老板不要轻易作出兜底式增持承诺。兜底式增持之目的,一方面通过员工持股,增加员工与上市公司的利益连接,期望员工更加尽责工作,另一方面也为增强市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心。

只是,上市公司经营具有不确定性,难以保证单向增长,即便业绩如期增长,但股市风云变幻、神鬼莫测,股价演变与经营业绩并不同步,谁也难以保证买入股票就肯定赚钱。何况,东方雨虹在2021年之前持续上涨、股价有提前透支迹象,跌到目前,动态市盈率也将近20倍,股票价值吸引力也还有限。

兜底式增持再加杠杆,这更是放大了相关风险。公司老板不仅要为员工自筹资金部分的收益保底,还要应付杠杆仓位的风险,一旦股价跌幅较大,这对老板的资金链可能构成巨大挑战。虽然老板家底殷实,但更多是体现在持股上面,现金流也不一定多么充裕,要拿出十几亿现金补贴员工持股计划,对谁来说也非易事。

老板当然可为员工持股计划提供支持,比如将自己部分持股以较低价格(比如当时市价一半)转让给员工,但不对未来收益作出承诺,这种支持处于明面、不存在市场风险因素。

其次,老板对兜底式增持承诺应“一诺千金”。如果上市公司老板说话不算数,特别是涉及员工重大切身利益方面失信,这将严重影响公司的向心力、凝聚力;言必信、行必果,一旦老板作出兜底式增持承诺,就应该信守承诺,要高度重视和维护好员工的利益,100多万元或是一个家庭的大部分流动财产。

根据最新披露,由于东方雨虹员工持股计划退出前十大规定,其持股应该少于第十大股东持有的2216.93万股,减持起码过半数,员工持股计划通过持股扳本希望渺茫、因为仓位都基本没有多少了。既然老板做出兜底式增持承诺,按理说员工持股计划遇到的一切问题均应由老板来解决,员工坐等收益即可,尤其本案老板在股价高位将部分股票转让给员工,更是义不容辞。

11月14日,东方雨虹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明确表示,公司董事长会按照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协议约定履行承诺,这对公司员工无疑是个好消息,当然市场各方希望这个承诺能够落实到位,希望看到有始有终的圆满结局。

总之,兜底式增持承诺,如果员工不积极参与,或许只是忽悠二级市场投资者;如果员工积极参与,老板又需为此承担巨大责任,一旦亏损不履行承诺,等于忽悠员工。兜底式增持承诺作为2015年护盘产物,现实中并未显示太多积极价值,或应退出历史舞台。

(作者系资本市场资深研究人士)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