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大视野丨拼了!香港疯狂“抢人”背后…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罗曼 卓泳2023-11-09 13:01

在刚刚结束的香港国际金融领袖峰会上,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透露,港府在过去数年推出不同措施,吸引企业和人才来港。截至今年10月底,各项人才计划已有超过18万个申请,超过10万个已获批准,其中七成已到港。企业方面,逾30家公司承诺在港投资逾30亿港元。

而香港今年10月25日发布的《施政报告2023》再次将“抢人”推向一个新高度,其中包括扩大“高才通”名校榜单至184所,重启“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等。

不难发现,香港不仅继续贯彻去年的“抢人”主题,还要争取吸引那些离开的人才回流。

而大力“抢人”政策的背后,实则是香港产业升级的转变。在经济增速放缓、金融增长乏力之时,香港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因此香港在追求多元化发展中掀起了科技创新风潮,而“人才”则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

香港“抢人”拼了

香港“抢人”要从一年前说起。2022年10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上任后的首份《施政报告2022》中提到“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且“人才”一词在《施政报告2022》出现多达92次,高于创新(35次)与创客(41次)加总次数,体现香港特区政府对人才的重视。

延续到今年,10月25日公布的《施政报告2023》扩大了“高才通”大学名单,将此前的合资格名校大学名单从176所增加到184所,新增的合资格大学名单中内地占3所,分别是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加上此前的9所——清华、北大、复旦、浙大、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以及华中科技大学,一共有12所内地名校上榜。

除了扩大“高才通”大学名单,还配套推出系列企业和人才招引措施,包括:1、发展“总部经济“,吸引海内外公司到港设立总部/分部业务;吸引公司迁册来港。2、外籍香港居民包括驻港公司外国人员可“一签多行”到内地,并会获加快处理签注申请;放宽越南、老挝及尼泊尔人才的签注要求。3、成立实体“人才服务办公室”、扩大“高端人才路条计划”大学名单、落实“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4、成立“香港国际法律人才培训学院”和“香港国际廉政学院”,发展成培育人才基地。5、外来人才置业印花税实施“先免后征”等措施。

根据陈茂波最新公布数据,截至今年10月底,各项人才计划已有超过18万个申请,超过10万个已获批准,其中七成已到港。企业方面,逾30家公司承诺在港投资逾30亿港元。

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本届政府吸纳人才的数字远超政府KPI所定的每年引入至少35000名人才。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才来港,新成立的“人才服务办公室”连同各项抢人才、留人才措施,将助力引领香港成为国际人才枢纽。

能否真正落地补劳动力“缺口”?

香港在疫情期间净流出人口超过14万人,造成本地人才缺口,尤以科技、医疗、教育、银行保险、建筑为甚,这也是香港不遗余力“抢人”的一个客观因素。

尽管人才不断涌入香港,但有多少真正想在香港落地就业、能否真正填补香港的劳动力缺口,还是个未知数。

谈及赴港工作的计划,张敏(化名)显得有点犹豫。今年3月份,张敏通过了香港的“高才通”计划,以B类申请者的身份获得了两年的在港求职签证,但他目前在深圳已经有了工作,虽然有计划跳槽,但还不确定是否要赴港求职。

张敏告诉记者,自己最大的顾虑来自于对香港工作文化和机制的不了解,加上语言不通,有种“外来和尚难念本地经”的感觉。事实上,像张敏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在香港从事中介咨询工作的陈锋(化名)告诉记者,他接触的客户中,除了本来就在香港有相关业务的、或者已经开了公司的人之外,很多都暂时没有赴港工作的计划,“他们大多数是为以后孩子上学打算。”

香港特别行政区入境事务处网站显示,“高才通”人才可以“延长逗留期限”,但申请人需在逗留期限届满前一个月内在网上申请,而提出该申请时,申请人必须已获得聘用。此外,申请延长逗留期限还对申请人受聘从事的工作和薪酬福利条件有一定要求。

换句话说,凭“高才通”计划来港的人才,必须要在两年内找到工作,才能获得续签,不然只能“打道回府”。陈锋告诉记者,不少来港的“高才”或“优才”都会选择在保险公司挂职。但据记者了解,香港保险公司对挂职人员也有业绩考核,不能达标也无法继续挂靠。

由于“高才通”计划推出还不到一年,许多人目前或许还没把找工作这件事提上日程,但陈锋预计,到2024年的下半年,在香港求职的人数将有爆发式增长,起码有几万人要找工作,届时的竞争肯定会比现在激烈。

陈锋所在的中介公司也已经申请了猎头牌照,随时准备为这些“高才”对接合适的公司和职位。“其实不用担心他们的落地问题,10万人只要有一半能落地都能带来不错的效益,税收那些自不必说,还有隐形的效益,比如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和香港的联动、资源对接等,只要不炒高楼价就行。”

在陈锋看来,内地人才来香港工作也未尝不可,“现在内地市场很‘卷’,当然香港本地市场也‘卷’,但如果能做内地和香港之间的技术、资源等市场要素的连接人,就有商机了。”同样在今年通过了“高才通”计划的马玥(化名)告诉记者,因为自己此前有过一些贸易方面的资源,所以有打算去香港开个公司从事贸易相关的业务。

前海智库创始人、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深圳)创新创业研究所所长罗润华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申请通过“高才通”计划的人才在香港就业、创业等方面能否真正为香港经济社会作出贡献取决于多个因素:一是个人能力和专业技能,申请人需要具备与香港市场需求相匹配的技能和知识,才有助于他们在相关领域发挥作用。二是适应能力,申请人需要具备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理解当地商业惯例的能力。三是政策支持和机会,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提供的机会也会对申请人在香港的发展产生影响。

罗润华认为,人才流向香港的变化是一个复杂、渐进的过程,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香港需要持续改善商业环境、提供创新支持和加强与内地的合作,以确保人才的流入能够为香港的产业和经济带来持续的发展和增长。

“抢人”背后,是产业升级转变

除了弥补本地人才缺口,在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单一背景下,香港特区政府近几年加速投入科技创新领域,以谋求经济结构的转型,这也加大了对IT互联网及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香港科技园行政总裁黄克强此前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对现在的香港来说不是一项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正如李家超所说,“没科创,没未来”。

因为驱动香港发展的“双轮”——贸易和金融,近年来似乎跑得越来越不稳了。根据香港政府统计数据,2023年1-9月,香港商品整体出口货值同比下跌12.3%,同时商品进口货值下跌9.8%,这已经是香港转口贸易额连续多个季度下滑。金融方面,引以为傲的港股市场,恒生指数连续三年下跌,创历史最长熊市周期。

香港社会也逐步意识到,破题在于科创。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泠一表示,香港的未来除了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这两个轮子,还应加上北部都会作为经济战略腹地,以及把“打造国际创科中心”作为战略突破口,“如同汽车四个轮子间的紧密配合”。

“特区政府过去多年累计在创新科技方面投入近2000亿港元,支持高等院校的科研、香港科学园及数码港的园区发展等。随着各项工作全速推进,整个香港创新科技生态圈逐渐成熟,助力香港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方向发展。”陈茂波介绍,除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医疗和生命健康等领域,香港在金融科技方面也取得不错进展。香港数码港已汇聚超过170家相关企业,业务涵盖非同质化代币、元宇宙、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等。

不仅如此,香港还成立了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将管理220亿港元“香港增长组合”、50亿港元“大湾区投资基金”、50亿港元“策略性创科基金”,以及新成立的300亿港元“共同投资基金”,累计规模620亿港元,被誉为“港版淡马锡”,希望能培育出属于香港本地的科创“独角兽”。

如果把视角拉高到整个中国,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巨大转折中,一位港大经济学家向记者表示,香港产业升级有着“分水岭”的意义,这场产业升级中,若香港搞好科创,将集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科创中心为一身,在未来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将空前重要。于已是世界第二经济体的中国而言,不可避免地要与全球经济广泛联系,"超级联系人"香港可能比前十年更为重要,在科创领域也不例外。

而一座城市的转型升级,自然离不开“人才”。通过吸引人才,香港正朝着更加多元化和富有活力的发展方向迈进。

校对:刘榕枝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