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获“雨果奖”给我们的启示
来源:工人日报作者:杨朝清2023-11-09 09:10

据11月7日澎湃新闻网报道,前不久,中国科幻小说作者海漄(笔名)获得雨果奖的新闻刷屏。令人好奇的是,这位作者不是专职作家,而是银行从业者,凭借作品《时空画师》获得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奖,成为继刘慈欣、郝景芳之后,第三位获得世界科幻文学最高奖项的中国作家。

忙于生计、忙于上班的海漄,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是平凡世界里的普通人。但因为他用科幻文学来丰盈精神世界,使得自己成为“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绽放了耀眼的光芒。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诗和远方”。银行从业者跨界写作获得雨果奖,带给我们哪些思考?

其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强大的动力。海漄小时候每天放学都去书店看科幻作品,激发了好奇心,将不少零花钱都花在购买相关书籍上。面对所谓的闲书、杂书,他父母并没有干涉和限制,而是呵护了科幻的种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其二,坐得住冷板凳,“慢工出细活”。每天下班写两三百字,进行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与整理,拿不准的信息请教专业大咖……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匠心,让海漄的才华在科幻文学领域开花结果。

其三,既拥抱现实,也不放弃真我。很多人在日常的柴米油盐中很难兼顾日常所需和精神诉求的平衡。其实,这种不断与自己较劲的过程也是一种历练,能否成为更强大的自己,取决于我们的心态和选择。海漄不仅在职场中实现了成长,也能够回归自己的热爱。上班的时候好好上班,下班的时候阅读写作,利用有限的业余时间去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坚持不懈,跨界获雨果奖看似意外,实际上也是对“一分付出一分收获”的写照。

在世俗眼光看来,跨越到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且拿到很有分量的奖项,无疑是一种成功。但更令人深思的是,追寻心底的梦想、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度过一生,应该更有意义。哪怕很忙很累,也要保持对未来的想象和向往;哪怕置身繁冗复杂的事务中,也要不断丰盈精神家园——这或许是跨界获雨果奖带给我们的启示。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