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进博之旅 | 聚焦进博会
来源:国际金融报作者:进博会报道组2023-11-08 17:38

阿富汗的地毯、孟加拉国的黄麻手工艺品、越南的哈密瓜汁、坦桑尼亚的蓝宝石、洪都拉斯的咖啡……

在今年进博会的国家展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众多观众驻足。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周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参与进博会的热情也比往年高涨。

据悉,本届进博会国家展的72个参展方中共有64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这些国家中有超1500家企业签约本届展会,总展览面积较上届增长30%。

从中国市场看希望

阿富汗毕拉禄贸易有限公司创始人阿里·法伊兹今年是第四次参加进博会。

他第一次来进博会时带来的阿富汗特色商品手工羊毛地毯收获了2000多张订单,给当地2000多个家庭带去了一整年的收入。

近年来,阿里在上海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开了一家阿富汗进口商品馆,阿富汗手工地毯在中国的销量越来越好,从以前的半年才补一次货变成了每个月都需要补货两次。

今年进博会,除了地毯,阿里还带来了松子、果干、石榴等阿富汗当地特产。他表示,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了解了他的家乡好物,透过进博会,很多阿富汗人从中国市场看到了希望。

越南是本届进博会的主宾国,越南Danny Green农业公司今年第一次参加进博会。在越南国家馆的展台上,Danny Green营销和业务发展总监丁明聪用流利的中文向记者介绍公司的主推产品哈密瓜汁。

越南展台 张力摄

“今年能来到进博会,机会很难得。我们有最好的哈密瓜,这几天有很多采购商来展台咨询,中国市场前景广阔,我们希望把哈密瓜汁带给中国消费者。”

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孟加拉国黄麻手工艺品,每年都出现在进博会展台上。达达公司创始人萨夫介绍,历届进博会上都有达达公司带来的黄麻手工艺品,品类不断增加,该公司的黄麻加工厂也帮助超2000名当地人实现了就业。

“进博会和中国市场让孟加拉国的许多贫困家庭得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洪都拉斯咖啡 (张力摄)

合作共赢促发展

同样是本次主宾国的哈萨克斯坦已连续五届参加进博会,四次参加国家展,并担任第二届主宾国。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是“一带一路”在哈首倡的十周年,更是中哈关系新“黄金三十年”的开局之年。

哈萨克斯坦展台以“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为主题,屋顶呈现波浪形状,寓意“发展道路”,从农业综合体、旅游、物流、投资和出口、创新等5个领域展现哈萨克斯坦发展潜力。

哈萨克斯坦展台李曦子摄

哈萨克斯坦国家贸易公司(QazTrade)出口贸易部主任Mira Zhanabergenova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以全球贸易和基础设施发展为重点,延伸到能源、投资、人道主义合作等领域。哈萨克斯坦位于欧亚大陆中心的战略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中转站。为实现项目互利共赢,哈萨克斯坦正在建设交通物流线路,实施基础设施项目。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引导投资进入发展中国家经济,促进新技术的采用和人工智能在关键工业领域的应用。因此,这对参与这一全球项目的国家的人民的福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Mira Zhanabergenova认为,在共建“一带一路”呼声高涨的背景下,中哈合作将不断向多个方向发展。

2018年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坦桑尼亚,今年格外重视进博会。上海凌航集团副总经理陈彬彬告诉记者,今年是坦桑尼亚政企各界来进博会参展规模最大的一次。

上海凌航集团在坦子公司是本次进博会的参展商之一,凌航集团同时也是坦桑尼亚国家馆搭建及参展的具体承办单位,陈彬彬和坦桑尼亚官员在国家馆一起对坦桑尼亚的国家情况及产品进行宣传。

凌航集团在坦桑尼亚的业务主要是东非商贸物流产业园综合服务合作区,该合作区致力于连通中坦、中非之间经贸往来。

陈彬彬在中坦贸易领域工作了十余年,他表示,十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中坦贸易量增长非常快。和许多非洲国家一样,坦桑尼亚和中国有着高度互补性,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需要坦桑尼亚作为一个资源大国的原材料,例如矿产、农业、畜牧业、渔业资源等,坦桑尼亚也迫切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出口,创造外汇收入,通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坦桑尼亚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工业化转型的目标。

陈彬彬还看到了“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其他变化。“4年前,当我落地达累斯萨拉姆(坦桑尼亚重点城市)时,从机场到市中心的道路只有一处正在进行的工程。但当我再次去到那里的时候,达累斯萨拉姆到处都是正在建设中的工地,基础建设发展得非常快。那些施工的企业中有不少来自中国,这些快速的变化,与坦桑尼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密不可分。”

今年进博会上,多个国家将咖啡豆作为主要展品,埃塞俄比亚就是其中之一。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驻华大使馆特命全权公使蒙泰哈·杰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和其他大型展会不一样的是,进博会给我们的出口商提供了大量的亮相机会。本次进博会,我们带来了埃塞俄比亚的经典产品,如咖啡、油籽、芝麻、豆类以及肉类加工品、蜂蜜等,我们还为我们的咖啡举行了现场推荐活动。

“‘一带一路’让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联结在一起。埃塞俄比亚很早就和中国签署了相关协议,事实证明,协议正在快速生效,两国也不断在加强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一种可持续的伙伴关系。除了我们的农产品,我们的政府还致力于向中国出口制造业产品,这是我们未来的计划。”蒙泰哈·杰莫说。

袁源摄

积极响应做贡献

进博会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贸易蓬勃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进博老友”,印尼华侨企业金光集团APP今年已经第六次参加进博会。金光集团APP(中国)副总裁翟京丽对记者表示,进博会非常注重我们这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参展企业。进博会和“一带一路”倡议都是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平台,作为开启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进博会将让更多的企业乘势而上,打开中国市场的“机遇之门”。

“站在中印尼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新起点,APP也将继续发挥侨企担当,将更多带有APP印记的绿色、创新、环保产品和可持续解决方案引入中国,携手各方伙伴深化本土化创新,持续为国家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翟京丽说。

除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3M也表达了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的想法。3M全球资深副总裁兼中国总裁丁泓禹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在华三十多年来,3M始终积极响应并贡献于包括“一带一路”倡议、“双碳”战略目标在内的发展浪潮,并依托进博会强大的平台效应和溢出效应,实现了从引入创新产品为中国客户创造价值,到追加本土投资快速响应多元需求,再到依托中国市场洞察反哺全球业务发展的业务转变。

“与进博会结缘六年来,3M已经把多款创新产品通过进博会的首发首秀平台‘引进来’,进博会的集聚效应也让3M得以一站式把握中国这一重要‘风向标’市场的前沿脉搏,推动更多源于本土、产自本土、面向世界的产品‘走出去’,让不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消费者也切实受益于中国本土创新成果。其中,凭借成熟而完善的本土设计、研发测试与生产布局,3M在民用净水领域已有多款创新成果从往届进博会的舞台走向市场,实现了‘展品到商品’的华丽蜕变,不仅斩获了出色的中国市场销售表现,更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广泛青睐。”丁泓禹说。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