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专题“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大型系列报道往期回顾

采访札记|光大控股:做领先的跨境资产管理专家,立足香江顺势而为

2018-08-09 16:40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刘兴祥

微信图片_20180809163845_副本

顺势而为,借势发力,这一看似简单的道理,对光大控股来说却有别样重要意义。

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光大控股迎着金融风暴踏足香江,成为香港金融市场的新兴力量。在过去的21年里,光大控股经历了不少挑战,包括红筹股泡沫破灭、两次金融危机等。在这个过程中,光大控股不断寻找自己的定位。

例如,最初目标是构建金融控股平台,收购了光大银行光大证券与数家保险公司股权。然而,由于监管政策变化,以及股价大跌因素,光大控股面临无法实际控股的尴尬局面。后来,光大控股又曾经进入过直接投资领域、转型大力发展基金管理业务等,直到2009开始将旗下投行与经纪业务剥离出来,与光大证券进行整合,从而逐步确立了跨境投资与资产管理业务的平台,形成了三大业务聚焦。

对于这段经历,光大控股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陈爽特别强调了“顺势而为”:力争把每一次危机变成自身发展调整的机遇。其中,一直津津乐道的案例就是收购亚洲雷曼兄弟的相关业务。

陈爽引以为自豪的是,“我们正好看到亚洲雷曼当时在中国已经开始开展各项业务,尤其是房地产业务。这个时候正值它的破产期,我们于是下决心进行收购。事实上那个时候收购价格便宜,作价才85万美,这样只花了60万美元就收购了60%多股份。”

后来的故事就是市场所熟知的,改造后的光大安石房地产基金异军突起,经过多年打拼逐步在业内奠定龙头地位,并最终注入上海嘉宝集团。简单估算,收益颇丰。

利用国企的平台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化的机制优势,这是光大控股能够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截至2017年底,光大控股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291亿港币,有48个主动管理类基金与116个投后管理项目。在陈爽看来,香港的平台优势非常明显,其中人才和文化优势比较突出。有基于此,光大控投明确要做成为“扎根于香港的跨境资产配置专家”。

伴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人民币国际化逐步推进,跨境投资已步入“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时代,光大控股境内外业务的拓展,逐步进入较为均衡的状态。

其中,在走出去方面,2014年光大控股通过总部资金及新设的“以色列并购基金”,主要投向以色列及欧美多个拥有领先技术的企业,实现“买中国所需、为中国所用”的目标,把海外先进技术买回来更好地服务于国内产业升级。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发起设立了“全球并购基金”,首期总出资近3亿美元。

收购中飞租赁是光大控股一次从金融向产业领域深入的成功尝试。陈爽在采访时透露了一个细节,“光大集团董事会前三次都否决了收购中飞租赁的提议,我是抱着最后一博的心态去游说的,最后老唐给予了很大支持。”陈爽提到的老唐就是当时的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

事实证明,通过金融与产业的有机结合,并靠专业的航空及融资团队,中飞租赁创造了独特的商业模式,并一步步打造成全球航空公司的飞机资产管理人。不多7年时间,飞机数量已经到了340架。

在2007年,光大控股以“简单成就价值”的口号作为自身定位。原因就在于,香港中资企业大多经历了“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的阶段,使得公司经营业务与架构都非常复杂,市场很难判断企业的定位。光大控股此时提出“简单成就价值”,就是要直面自我。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二级市场上,光大控股(00165,HK)的市值大多数时间都存在明显低估。光大控股目前分别是光大银行光大证券的重要股东,还是中飞租赁的控股股东,这三部分股权的市值目前超过了200亿港币。然而,截至7月20日,光大控股的市值才226亿港币。

因此,即使不考虑上千亿的资产管理规模,这一估值也是大体相当的。按资深分析师的观点,转型为纯正的资产管理公司将是光大控股获得合理估值的关键,这一点应该是值得期待的。

中国版黑石是业界对光大控股的一种期待。陈爽承认,“我们跟他们之间的差距大概是10倍左右。”一个背景是,中国整个资产管理的规模大概也是美国资产管理规模的1/20。但是,他认为,美国资产管理规模已经很平稳了,发展速度将大大低于中国资产管理市场,这正是未来希望所在。

在香港拼搏了21年,最重要的是以国际金融市场为舞台,起点就有很大优势,陈爽和他的团队在战略上看得更为深远一些,期待他们走得更为长远。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