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正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了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汇聚资本市场正能量,证券时报日前正式启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大型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由本报社长兼总编辑何伟领衔,拟走进100家表现卓越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高管面对面,深入探访中国资本市场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好公司、好企业家、好故事。

第107期微芯生物:“创新药第一股”董事长自称拓荒者

十八年来,这位自称国内原创新药拓荒者的科学家,带领团队苦心研发原创新药、突破国内制度壁垒、闯关资本市场,甚至不惜血本、不顾投资人反对,四年捐出上亿元药品,义无反顾地走出了一条原创新药企业创新发展的非凡之路。

第107期

微芯生物:“创新药第一股”董事长自称拓荒者

十八年来,这位自称国内原创新药拓荒者的科学家,带领团队苦心研发原创新药、突破国内制度壁垒、闯关资本市场,甚至不惜血本、不顾投资人反对,四年捐出上亿元药品,义无反顾地走出了一条原创新药企业创新发展的非凡之路。

一个药狂捐一亿

正是在鲁先平团队对原创新药矢志不渝的创新研发下,2004年11月,在中国遍地都是仿制药、跨国药企尚处于“赴华淘金”的热潮中的局面下,微芯生物自研的糖尿病药“西格列他钠”向中国药监部门提出临床研究申请。

一年后,中国首个用于治疗罕见病的原创新药、微芯生物的肿瘤药“西达本胺”也向中国药监部门递交临床试验申请,也正是这款2015年上市的新药,让微芯生物一夜之间声名鹊起。

“这一次对整个行业的鼓舞是巨大的。”鲁先平说,在这之后,大量海归回到中国,国内创新药企业如雨后春笋,风险投资也蜂拥而入。

记者注意到,科创板上市前,微芯生物股东中,不乏深创投、德同资本等知名实力投资机构,而鲁先平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公司31.86%股份。

据了解,西达本胺是我国唯一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药物,其药物作用机制即通过控制体内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四种亚型,达到激活抗肿瘤免疫功能,发挥抑制肿瘤转移和复发的作用。上市前,该药曾经历12年数万次试验,当时上市定价2.65万元/月,约为美国同类药物价格十分之一。

当然,鲁先平清晰地知道,就是这样的药价,对中国家庭而言,依然有点“高不可攀”,因此鲁先平顶着各种反对声音,坚持实施患者买西达本胺三个月,送三个月,再买三个,则送终生的销售政策,一直沿用至今,且每年免费治疗40名低保患者。

很快,2017年西达本胺降价进医保,成为中国有史以来以最短时间纳入医保的药品,西达本胺销量也开始明显提升。

然而,“随着销量的扩大,买送政策对公司带来的成本压力是巨大的,哪怕已经进了医保,而微芯累计向社会捐赠的药品价值目前已超过一亿。”鲁先平一边向证券时报记者感慨,“但如果患者用这个药对他有效,我们不可能因为他买不起而不救。”

目前,西达本胺销售及技术许可授权,已成为微芯生物主要营收来源。2016年、2017年、2018年,来自西达本胺产品的收入分别为8529万、1.1亿、1.46亿,占公司营收比例均超过99%。今年1-9月,微芯生物营收、净利润均保持了三成以上同比增长,核心产品西达本胺销售亦维持较快增长。

微信图片_20191112150121

采访:证券时报副总编辑成孝海(右) 嘉宾:微芯生物董事长鲁先平

科创板估值之最的心声

2019年8月12日,是微芯生物载入史册的日子。

当天,微芯生物在众投资者的期待中正式登陆科创板,发行价20.43元/股,对应发行市盈率按发行市盈率常用扣非摊薄后计算为467.51倍,刷新了科创板及A股市盈率记录。

上市之后,微芯生物股价再一次冲高,上市首日开盘价125元/股,是发行价6.1倍,最高时公司总市值曾冲高至512.5亿元,市盈率最高达2000倍。

截至11月5日,微芯生物股价报收51.184元/股,总市值213亿,市盈率依然有575倍。

显然,微芯生物这次的上市及估值定位,具有“开天”意义,而对于其估值是否高,市场也存在颇多争议。

“太高了。”国内某券商研究员忍不住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但鲁先平对公司估值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其实美国很多生物技术公司估值远高于微芯,而且大部分是亏损公司,产品线还没我们多,所以如果按照美国公司来讲,其实我们估值还很低。”

鲁先平亦坦言,相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而言,微芯生物估值确实有点高,而这主要由于过去中国的估值是很简单的按照利润来计算,即PE估值法。

“试想,如果一个研发型企业,它不做研发,它的PE不就改变了吗?但是不做研发,企业可以持续发展吗?不能持续发展,没有小的公司,没有这种高科技的小公司存在,永远不会有大企业,所以科创板推出的意义也是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鲁先平就PE法提出反问。

当然,鲁先平深知,微芯生物估值低于美国同类企业的原因,“美国生物技术企业估值比微芯生物高,有它高的原因,比如研发的产品更多,未来国际化程度更容易,如果未来我们实现国际化,估值也可以跟美国持平。”

针对高市盈率,微芯生物保荐机构安信证券在微芯生物上市投资者交流会上曾作出这样的回应:微芯生物属于原创新药公司,国内目前上市企业中尚无完全类似的医药企业。对于原创新药企业来说,短期的盈利能力是一方面,但更吸引人的是企业长期持续的科学能力、新药研发能力、管线产品的储备与市场潜力、商业化能力等要素。因此,传统的针对成熟企业的市盈率等估值方法,对于快速成长期的创新药企业不一定是最合适的。

原创新药风口来了

科创板的上市,为微芯生物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而未来,借助资本的力量,微芯生物将走向何方,备受瞩目。

“微芯生物的未来很明确,我们将专注于肿瘤、代谢疾病和免疫性疾病三大治疗领域的原创新药研发。”鲁先平向记者表示。

据了解,目前微芯生物已上市销售的产品为西达本胺,2018年提交了西达本胺应用于实体瘤乳腺癌适应症的上市申请。同时,公司还在开展西达本胺在艾滋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等适应症的临床研究。

而今年9月,微芯生物第二个创新药西格列他钠二型糖尿病药物的上市申请也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正处于评审中,该药物是全球最早完成III期临床的PPAR全激动剂。

此外,微芯生物还有6个在研项目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中西达本胺(非小细胞肺癌)项目处于II/III期临床试验阶段,西达本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项目准备开展III期临床试验,西奥罗尼(卵巢癌)、西奥罗尼(小细胞肺癌)、西奥罗尼(肝癌)、西奥罗尼(非霍奇金淋巴瘤)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

“我们希望最近三到五年,每两年有一个新的适应症或新产品上市,五年后每年有新药上市,由此带动公司销售收入、净利润同步增长。”鲁先平对证券时报记者说。然而,在原创新药行业高风险背景下,微芯生物凭什么推动公司持续稳健发展?

这不得不说说微芯生物的“独门绝技”——微芯生物自主创建的“基于化学基因组学的集成式药物发现及早期评价平台”平台。

据了解,微芯生物该平台原理是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建立化学基因组学去帮助公司发现原创新药中的科学风险及与现有药物的差异化,可显著降低新药的后期开发风险,目前已发现多种针对恶性肿瘤、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平台自公司成立初期便已搭建,而微芯生物的名字“微芯”二字也因此得名,即:微阵列芯片。

“原创新药研发越到后期投入越大,如果能在早期通过平台提示风险、发现可能,提前终止或开启项目,无疑将大大提高公司研发成功率。”鲁先平简单补充道。

另据了解,微芯生物过去18年共融资10亿元,上市前还剩1.5亿元,此次科创板募资约10亿元,计划三年内投入,这意味着未来三年在高研发投入的驱动下,微芯生物有望跑出中国原创新药加速度。

至于行业大环境,鲁先平认为,随着4+7药品带量采购的实施,未来我国医药行业将面临洗牌,一半仿制药企业将被迫调整,市场将出现少数几个仿制药巨头,这类企业以薄利多销为主,而多数有实力的企业则将转型原创新药的研发。记者注意到,国内医药巨头恒瑞医药目前也已明确,将专注于创新药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