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冠股份依托分别于2017年5月完成并购的南京能瑞和2018年2月完成并购的辽源鸿图,快速推进业务协同,集中技术资源、客户资源和渠道资源,为业务的二次腾飞打下了基础。在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变修改后,金冠股份“豪赌”的新能源产业是否受到影响?未来双方将如何产生协同?
看重电池隔膜业务
王冰洋:锂电池隔膜产业正在向中国市场转移、集中,行业内很多公司都在投资扩产,公司也投资规划了很大的产能,锂电池隔膜将来会成为公司最大业务板块吗?
徐海江:为了提高公司综合抗风险能力,电气、充电桩、锂电池隔膜业务都是我们公司主要业务板块,但是我们更看重的是锂电池隔膜业务。我们看到,当前不单是锂电池隔膜产业向中国市场转移,未来整个锂电池的全球的加工中心应该都会在中国。
目前,韩国的LG、日本松下,包括欧洲企业,中国本土优秀的电池企业,都不断在扩产,或从外部涌入中国市场,因为中国在锂电和新能源汽车的配套产业上在全球是集合度最高的。我们看重新能源汽车的未来长足发展,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在锂电池隔膜在浙江的湖州又建设了新的基地,目前也是在稳步的推进,我们跟随市场放量的节奏来进行产能的投放。
王冰洋:锂电池隔膜过去两年毛利率很高,达到70%以上,目前国内行业毛利率水平降到55%左右,现在行业毛利率是否进入了稳定状态?
徐海江:锂电池隔膜产品进入中国之初,在日本和韩国的锂电池隔膜产业发展的更成熟,发达国家甚至对中国市场展开过技术封锁。
经过多年发展,产业从技术、制造能力、市场运营状态等方面,日韩的企业仍然比较稳健,中国这方面的产品技术、规模与日韩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虽然国内某些企业可能规模上达到了日韩水平,但是企业管理、盈利能力、产品创新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近几年市场毛利率的变动,实际上主要受到市场供需影响,我认为今后行业毛利率不一定会停留在哪个水平线上。
一方面,隔膜产业符合工业的规律,随着大工业规模生产,产品产能逐步释放,大厂成品率不断地提高,行业内各家产品毛利率差异性就比较大。另外一个因素,一个企业只有具备一定产能、工艺控制能力、品质保障能力,才有利于长足发展,基于这种情况,未来,我认为锂电池隔膜利润、毛利率表现,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实际上,当前真正的市场需求还没有完全放量,从市场供应能力和中国目前产能的储备情况分析,锂电池隔膜产品应该还是有缺口的。当前市场可能处于低谷期,但不见得未来一定会是这个状态。
王冰洋:公司锂电池隔膜产品对于海外高端客户突破情况如何?
徐海江:公司对海外高端客户的工作一直在不断地推进,不断地努力。目前,在海外我们所面临的竞争对手是日韩的企业,日韩的企业在锂电池隔膜上比我们早发展好多年。客观的说,我们比他们还存在很大差距,差距主要是研发端跟工艺控制端。中国市场不缺低端隔膜制造厂,缺的主要是高端隔膜制造厂。
金冠与在海外跟客户的沟通上面一直没有间断,公司与韩国相关企业,在不断的做共同研发,共同开展产品测试。目前,公司进入日韩客户,主要通过中间代理商开展,如果我们直接切入到客户,我们还是会通过研发高端产品来实现合作。
正如我们正在建设的湖州工厂,它的定位是完全按照国际标准建设,我们引进的核心管理团队也是具有先进经验的国际团队,希望我们的隔膜产品,在不久的将来对标的都是国际高端的电池企业。
王冰洋: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的业绩,营收和净利润都有大幅增长。如果但看第三季度数据,利润增长环比有所放缓,你认为公司当前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徐海江:从财务报表的逻辑数据上来看,增长比例略有放缓,实际上我们营收和利润绝对值都在稳步增长,这与我们开展并购重组有关系。不同企业的并表时间和并表状态都影响数据。企业目前的增长情况是比较稳健的,这也符合我们的预期。
另外,对于未来长足发展,我们从几个产业的发展情况看都非常健康,而且在三大重心板块上,我们每个板块在行业所处行业发展状态都很好,公司的业绩还是属于稳步持续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