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自主研发ATM芯片技术,还是开拓人工智能领域,广电运通一直走在行业前列。从ATM到AI,从“先发”到“先升”,广电运通如何获得高质量发展?ATM行业是否进入瓶颈期?公司为何瞄准人工智能领域?龙头企业转型之路,一定程度上,为行业发展路径提供了参照系。
黄跃珍:公司从国内银行ATM机市场起步,经过大概7年时间的自主研发,攻下了钞票识别核心技术,打破该技术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广电运通此后也一直保持了国内ATM机市场的领先地位。目前,全球只有日本、德国和中国掌握这项技术,而中国掌握这项技术的只有广电运通。
第一,掌握核心技术是广电运通非常重要的基因。去年公司ATM机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30%,正是因为我们不断研发核心技术。除了钞票算法技术外,公司还掌握了全套生物识别技术。目前对于银行等客户提出的新要求,公司都能够提供,并且提供的都是自主研发的技术。
第二,广电运通非常重视人才的引进和集结。从去年到现在,公司引进了超过10位在某些算法领域有特殊专才的博士。
第三,广州无线电集团要求旗下各个单位全面提升软实力。在软实力上,公司全面参与了国家、国际标准的认定,专利的申请以及其他一些资质的申请。此外,公司的资本运作能力非常强,资本和实业双轮驱动,使广电运通一直保持高质量发展。
周一:公司目前有哪些相对领先的技术优势,以助于未来的转型?
黄跃珍:一是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集成技术。现在市场上有些公司吹嘘“我这项技术有多好多好”,但一项好的技术要集成到一个场景上,必须经过长时间地打磨、不同场景地打磨。集成技术、把场景做好,即“场景为王”,这是现在大部分企业所做不到的,但公司一直沉下心去做。
第二,核心技术的算法。公司现在几乎没怎么宣传人脸识别的算法,但公司最近在银行、公安等场景上的用户测试,都获得了第一名。
第三,人工智能的平台。公司接受所有的算法,目前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以及旷视科技、云从科技、商汤科技等计算机视觉公司,他们的算法在我们的系统里都能很好地运行。公司有自己的算法,同时可以集成其他所有的算法,而且打磨得很好。
ATM行业仍在发展
周一:公司ATM机主业一直做得很好,但去年以来是否进入了瓶颈期?
黄跃珍:大家习惯把ATM三个字等同于现金,这其实是误解。ATM机是金融自助终端,最初广泛用于与钞票相关的存钱、取钱业务。但现在,ATM机几乎可以替代银行业务员所有的业务。目前,ATM机分为现金设备和非现金设备两种类型。
非现金设备目前则更多投入在后台软件升级上。广电运通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广电运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有将近1000名员工在为银行提供后台软件的更新、维护和个性化定制。
ATM机的整体销售数据仍在增长。今年上半年,广电运通的营业收入增长超过30%,扣非后净利润增速超过130%。
ATM机作为银行的自助终端,一直是在发展的。甚至在海外,现金ATM机销量仍在增长。我们认为,未来人工智能的终端取代一些繁重的人力工作,是必然的趋势,而广电运通正好迎合这个趋势发展,其他只做现金ATM机业务的公司可能会遭遇重大挑战。但公司恰恰对此早有布局、全面发展。
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周一:公司在国内市场是龙头老大,未来市场占有率有没有可能进一步提升?
黄跃珍:一定会提升。现在有两种趋势,一种趋势是有些同行做不下去了,他们适应变化的能力弱一点,有些会交给我们来做。最近陆陆续续有几家公司直接选择与我们合作ATM业务。
还有一种趋势是,现在客户追求更好的服务,但有些企业跟不上变化。我们在全国早已布局好服务的网点,客户会同时选择我们的机器与服务。现在广电运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0%,未来可能带机芯的ATM机采购量会降低,但广电运通的市场占有率还有较大上升空间。
周一:金融设备的价格有没有稳定的迹象,未来价格会在什么水平?
黄跃珍:硬件成本肯定会越来越低,最早没有广电运通时,一台机器的价格需要一百万元、两百万元。但现在最贵的也在十万元左右。反映在广电运通的报表上,硬件价格下降,但软件价格提高。原来ATM机仅用于取钱、存钱,后来发展成存/取一体,再后来衍生出其他的业务。ATM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依赖于后台系统、依赖于软件。用户会采购更多接口软件、个性化软件。对公司来说,算上软件费加上卖设备的钱,其实是差不多的。但其他一些厂家可能做不了软件,只能卖硬件,那他的利润就会越来越低。
周一:未来服务收入占比是否会进一步提升?
黄跃珍:服务收入占比会超过制造的收入,而且会远远超过。因为现在除了维护银行的终端以外,其他各行各业的终端都找上门让我们来维护。比如说前段时间,某知名品牌的智能门锁,就将维护工作交给我们,还有一些矿泉水售卖机厂家,有些也把机器维护交给我们来做。服务业务会逐渐突破银行终端,其他各行业的终端都可以交由我们来维护,体量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