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黄山旅游(600054)应运而生。1996年公司B股上市,1997年登陆上交所,成为完整意义的“中国旅游第一股”,上市21年以来,公司园林、索道、酒店、旅行社、餐饮等业务板块羽翼渐丰,黄山风光的“金字招牌”随之蜚声海内外。
中高端消费上“下功夫”
周一:不久前发改委出了通知,要在今年十一国庆节黄金周之前下调一些国有重点景区的门票价格,这对公司会有影响吗?
章德辉:降价上级已有明确要求,文件上没有降价幅度要求。但对这个重要的决策和部署,作为一个国有的上市公司,我们肯定要带头执行,带头落实。黄山景区的门票审批权限是在省一级的物价主管部门,目前我们在跟物价部门积极沟通,但是具体的时间表和具体的幅度目前我还不得而知。我们对门票的依赖度是不断在下降。
说门票降价对今年的业绩一点影响都没有是不可能的,当然我们要想办法去采取措施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黄山旅游是上市公司,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是我们的追求。门票经济本身已经走不长远了,要二次创业,要加快“走下山走出去”,其中有一个目的也是为了突破门票经济的天花板。
周一:应该说公司人均的客单价比较低的,这块有没有提升空间?
章德辉:旅游业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门票缆车这些东西去提价没有必要,甚至我们可能要降门票价格,去满足所有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包括中低端消费者。
更多的应该是在中高端消费人群上“下功夫”,这方面是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比如我们山上的房价十年未变,明明是世界遗产地里,但却比不过有的民宿价格,房价涨幅连CPI都没跑过。这其中的原因,我认为是我们自己的供给侧改革速度太慢了。我们的房间总体比较小,舒适度也比较差,它的性价比让你无法把价格放的很高,固然山上酒店改造在很多方面受到制约,但如果说我们的服务非常精致,软硬件到位,这方面的需求还是可以带来提升的空间。
周一:“一山一水一村一窟”,目前项目进展怎么样,大概什么时候能产生效益?
章德辉:总体很顺利,目前太平湖项目已落地,宏村、花山项目也有了新的进展。宏村项目谈的时间有点长,主要涉及对价和地产项目的问题,我们不能“为了收购而收购”,要对股东和组织负责任,积极去推进宏村项目谈判。
但项目落地并不意味着马上效益显现。从策划到研发,投资,建设,运营都需要过程。当然,我们可以为了控制优质资源去做实施一些战略,但并不意味着这个资源控制完以后是我永远自己去打造下去,适当的时候做一些战略投资者的引入,释放一些红利,这个本身也是硬币的两面。
“去行政化,强市场化”改革
周一:您到公司以后在内部管理做了很多改革,提升了公司的效益,2016年、2017年这几年公司的营收利润实现比较大增长,作为国企,您怎么激励团队?
章德辉:我们这个团队当前所有的纷繁复杂的任务概括起来是四个字,两个任务,一个就是“发展”,一个是“改革”。二次创业,走下山,走出去,横向扩张,纵向拓展,统统都是我们发展的任务。这个任务非常艰巨,确实也非常光荣,这不是大话。但没有一支优秀的团队,没有一个非常好的体制机制,所有的战略都是一厢情愿的美好的梦想而已。
对于改革,我归纳了一句话:“去行政化,强市场化”。我们提出了包括考核、薪酬、激励、内控、组织等五个体系的改革,在内部梳理和外部专业团队的帮助下,我们做了一个完整的顶层设计,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推。
提“去行政化、强市场化”的目标,是因为中国的旅游景区的企业一般都是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距离城市比较远。这种旅游景区类的企业一般是脱胎于事业单位,行政单位,或多或少行政化管理,事业化管理的痕迹。我们要真正的对标现代企业,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去完善一系列的体制机制。我们在2017年1月1号起开始实行新的薪酬和考核制度,很明确提出来干多和干少是绝对不一样的,干好和干坏是绝对不一样的。
另外,我们还响应中央的号召进行国企“混改”,相继在旅游+文创,旅游+小镇方面上引入民营资本。比如旅游+小镇,我们跟蓝城宋卫平先生做了一个合资公司来打造在黄山市的一系列小镇。我们要想办法把公司的发展、为股东创造价值、员工的利益有机统一和结合起来,让这个公司往前走的源源不绝的动力,这是发展的基石。
改革必然要调整利益格局,不可能一帆风顺,肯定有阻力。怎么样做到快速又平稳地推进改革,既要让公司的现有业务和现有的队伍平稳,又快速和现代企业制度接轨,特别是在当下整个宏观经济收紧的环境下,这是我经常思索的一件事情。
周一:您觉得黄山旅游目前走的这条路,在哪些方面体现了“高质量”的内涵,哪些方面离“高质量增长”还有距离?
章德辉: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黄山旅游才成为“中国旅游类上市公司”第一股,如果没有改革,没有开放,没有小平同志视察黄山,很可能我们这家上市公司的出现会延缓很长时间。公司1996年B股上市,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在营收、利润和对股东的回报上的一系列的经济指标,都可以反映出黄山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另外,黄山旅游对整个黄山市整体经济起到了拉动和辐射作用,甚至对中国整个旅游行业,特别是在旅游山岳型景区领域也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比如说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对游客的服务质量不断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公司内部管理不断的完善。
高质量发展不光体现在经济指标上,还要体现在社会的贡献度上和对游客的满意度上。当然,我们也还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如果说有不足的话,首先是黄山旅游上市了二十多年,我们在怎么样利用资本市场和资本工具,在资源整合和扩张上,坦诚得说,做得是不够的。
周一:公司在利用资本市场上有什么想法?
章德辉:作为旅游类的上市公司在利用资本市场的功能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尝试,但是并没有把发挥的作用做到位。如果说我们要去怎么样借助这个资本市场,当下我们的任务第一是解决B股的问题,但是国家对B股问题也没有明确的指导意见,成功的案例非常少。第二个,随着我们扩张的步伐,走下山走出去,我们未来可能也会有公司债、定增的融资需求。
周一:带队公司两年多,觉得做企业难不难?
章德辉:困难是必然的,但是快乐也是必然的,因为在我看来只要你愿意去做事业,去创造价值,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曲折也好,磨难也好,肯定是会遇到的。但是只要你对事业有追求,在这种追求的过程中,每当你一份付出,哪怕中间有一份委屈,但是最终把这个目标给达到,那种快乐是无法言喻的,甚至是无法分享的。
周一:您认为当前旅游行业的税收、监管、经营环境等方面还有哪些改善的空间?
章德辉:首先应该是放管服,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放管服真的是非常契合我们企业的需求,这是我从企业经营者这个角度来提的一个放管服。程序怎么样再简化,效率再怎么样进一步提升,这是我的一个思考。第二个是个人探讨,在税收这块能不能为旅游企业降低一些税率,减轻一些税负。
旅游产业可以带动上下游很长的产业链,很可能旅游景区一块钱门票收入能带动相关产业八块钱的消费。在杭州G20举办期间,黄山市对杭州市民实行了免门票。黄山的门票收入虽然没了,但是黄山所有的大小宾馆民宿、饭店,包括出租车,全部爆满。从这个例子来讲,旅游对上下游的产业拉动作用是非常大的,旅游的惠民作用也是非常大。我认为,如果政策允许,是可以再适当对旅游企业进行减负。
周一:今年的股市比较动荡,公司股价最近一段时间也出现了调整,您怎么看待公司股价短期的波动?
章德辉:近期的股价波动可能还是整个宏观上的影响更多一点,资本市场作出这样的反应也可以理解。但是我觉得第一,旅游是朝阳产业,看好这个产业。第二,黄山市这座城市本身的定位是旅游城市,发展全域旅游的氛围和发展的预期毋庸置疑。第三,具体到公司,黄山旅游的战略和路径非常清晰和明确,而且步伐还比较坚定。所以从这些举措也好,从这些方向也好,我认为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应该对黄山旅游有信心。我和我的团队对公司的内在价值是有信心的。
周一:最后一个问题,能不能请您向公司的4万多位股东说几句话?
章德辉:好,一方面,为股东创造最大的价值,永远是我和我的高管团队一个最大的追求,这一点请大家放心。第二方面,也恳请在我们公司运营的过程中,无论是我们的管理上,还是决策、战略、路径上,希望能经常给我们提建议,只要是对的,我和我的团队会虚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