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黄山旅游(600054)应运而生。1996年公司B股上市,1997年登陆上交所,成为完整意义的“中国旅游第一股”,上市21年以来,公司园林、索道、酒店、旅行社、餐饮等业务板块羽翼渐丰,黄山风光的“金字招牌”随之蜚声海内外。
章德辉:黄山这座城因旅游而生,正是小平同志登临黄山,黄山才有了作为旅游城市发展的最终定位。小平同志黄山谈话掀开了黄山本身的旅游新篇章,其中关于旅游业发展的一系列指示后来被原国家旅游局整理上升为“小平旅游经济思想”,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小平同志视察黄山掀开了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篇章。
现在,一方面我们可以告慰老人家,黄山的牌子确实打出去了,无论在国内外,黄山城市的知名度、旅游的品牌度都有很大的提升。但是离老人家的期望还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比如说,我们在一些欧美国家的旅游的推广度还不够大。
周一:原国家旅游局提出,“中国旅游,黄山再出发”。您跟您的团队接下来准备把“再出发”的下一个目标设定在哪里?再出发有哪些新的内涵?
章德辉:中国旅游从黄山出发,是因为小平同志视察黄山,黄山旅游应运而生,引领中国旅游的一个概念。现在提出了“中国旅游,黄山再出发”,就是要二次创业,希望在过去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再出发”,内涵多,任务重,短中长期都有目标任务。二次创业首先就是要“走下山、走出去”,“靠山吃山”的模式无论是从需求还是从供给来看,都无法实现二次创业和再出发。
到公司两年多来,经过跟公司内部团队、外部的一些咨询团队的讨论,应该说,我们在这个“二次创业”的路径问题上达成了完整的共识:传统的优势业务做横向的扩张,新型业务进行纵向拓展。
传统业务扩张,比如,景区和索道的运营管理,徽菜的研发和推广,包括我们旗下的旅行社,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公司目前的传统优势业务,这些业务我们应该去做一些适当的扩张。这些扩张可能还是以轻资产扩张为主,比如品牌和管理输出,也可以重资产。
另一个抓手是新型业务的纵向拓展,实行“旅游+”战略,围绕旅游的上下游产业链去做延伸。
比如说,“旅游+新零售”。所有旅游景区的客流量都是非常现成的流量入口,但流量怎么转化成消费却普遍存在问题,中国旅游景区里面很多的旅游纪念品要么质量很差,要么是“千店一面,千品一面”,没有个性,消费体验也很差。我们在做的“旅游+新零售”,把握在从游客到达景区到游览景区整个过程中的需求,研发出专属于景区的文化衍生品。它不一定是简单的销售模式,也用可以共享的新模式。例如拐杖,登山前扫码使用,景区出口可以选择把拐杖还给我或带走,游客可以少掏钱,循环使用也更体现环保理念。
第二个旅游+是“旅游+小镇”。特色旅游小镇是当下比较热门的话题,有褒有贬。为什么要做小镇,要做什么样的小镇,我们有清晰的认识。黄山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田园风光都是一流的。文化底蕴上,徽州古村落是比比皆是,文化遗存保留完整程度全国罕见,首先是资源容许我们去做一些特色小镇,通过发挥我们上市公司的平台作用,在全域旅游上做出贡献。此外,我们也要响应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和农业的目前存在严重的空心化问题,特色小镇的打造能不能在乡村振兴上发挥作用?我们“旅游+小镇”不是去做房地产,而是希望为当地带来一个新兴的产业。当然,作为公众公司,我们还要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探索商业模式,考虑投入和产出。
第三个是“旅游+电商”。我既不能去做驴妈妈,也不能去做携程,跟他们去PK,抢他们的流量和市场份额,没有必要。我们的想法是为到黄山市来旅游的游客提供一个全方位的线上线下的全程服务,我们的电商是做旅游目的地电商,是落地电商。
这三个例子是我们这种新型业务的纵向拓展主要的路径,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的旅游+,目前所有的工作都在推进之中。
高铁通车按下“快进键”
周一:今年以来,外有贸易摩擦,内有“金融去杠杆”,旅游行业包括黄山旅游有没有感受到压力?
章德辉:应该说整体上无论从消费的需求端,还是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还不能直接下“下行压力”的结论,应该说,目前的行业面临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但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我还是充满信心。首先人均收入、GDP超过一定线时,旅游特别是休闲度假的需求会持续迅猛增长,这是不可抗拒的经济规律。从个体来讲,大家也可以感受到,很多的家庭和个人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就想出游。无论从经济规律来讲还是从经济现象来讲,行业在短期内可能会产生一点不确定因素,但是从长期看,旅游产业肯定是个朝阳产业,这一点我坚信。
周一:你讲的是一个中长期的趋势。短期来看,比如国际关系、外交形势等对公司国外的游客资源有没有影响?
章德辉:这个目前在黄山还真没感受到,我们今年实施了一个“万名欧美游客游黄山”的合作推广活动,非常顺利,应该说大鼻子蓝眼睛的客人非常多。从一定时间看,可能会影响到旅游。但是,毕竟旅游是第二外交,或者叫“民间外交”。普通大众该旅游的还是会旅游,这个海外游客来不来,首先取决于我们的宣传推广有没有传播出去,有没有打动他的心,取决于海外游客的消费能力和水平。
周一:黄杭高铁今年建成通车,武温高铁正在修建,外围交通的改善对公司的客流、营收等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章德辉:我们在年初的时候就定了客流目标,但是我们觉得更重要的不是资本市场讲的客单价和进山人数。评判一家旅游类的上市公司首先还是看业绩,第二要看他的发展战略是不是清晰,和发展战略推进的进度。长期还是会回到公司的基本面上来的。
高铁通车上,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的先行,杭黄高铁开通后黄山到上海不超过两个小时就到了。外部交通的变化带来不光是对黄山旅游,对整个黄山市的旅游都会带来量的变化、质的变化。量的变化体现在旅游的人数会增加,这点毋庸置疑。刚开通半年或者一年可能会客流量有一个井喷式的增长,接下来会比较理性、平稳的增长。
质的变化是,很可能更多中高端的旅游消费人群会进入黄山市,因此对我们的产品会提出一些新的需求,比如休闲度假方面的需求,从而倒逼我们在旅游产品端的供给侧改革。我们要想办法促进公司整体产业结构更加完善,产品更加多元,而且刺激我们发现并迅速的通过资源配置来弥补短板。
很多人关注是量的变化,我更感兴趣的是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