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4日,华大基因以“基因测序第一股”的身份登陆创业板。在此之前,它已是世界基因界知名企业,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在科研及基因检测服务方面稳居行业龙头。如今上市将满1年,华大基因的护城河在哪里?未来的方向和布局是什么?
华大基因的护城河在哪里?
何伟:说到价值投资,大家关心,华大基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尹烨:刚才我讲的是情怀。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先说工具。所有医学的进步本质上是工具的进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谁掌握工具谁就赢。全世界现在就只有美国和中国的三家公司能造临床用的测序仪。(中国)怎么来的呢?也是买的,2013年全资收购美国当时的第三大测序公司CG公司。
何伟:这应该是个高科技公司。
尹烨:是的,当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私有化退市下来后我们投资的。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生物技术最大一笔投资,一个多亿美金。其实那家美国公司愿意卖给华大,这已经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了。
何伟:如果放到现在,还能实现吗?
尹烨:我们可能很难判断。但是那一刻,其实也是有很多干扰的。美国方面也会从反垄断、国家安全去考虑的,也是把华大查了底儿掉。后来查完了,觉得我们很干净,而且发现华大历史做的都是好事。比如参加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连比尔·盖茨也跳出来帮我们说话,说这是个为老百姓造福的事情,还是应该让其充分竞争。所以这家公司就批给华大了。而我们也争气,把它原来的大机器造小,把贵的机器卖便宜。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60多个国家,开始使用华大的技术了,这天然就是核心竞争力。中国现在是不允许外资做基因诊断,这里面有个负面清单。
何伟:所以外资要做(基因诊断)的话就必须跟你合作。
尹烨:或者找别的中国企业合作。这个政策对中国的基因公司形成了一种保护。这是可以理解的。遗传资源本身也是一种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不光中国有,各个国家现在都有类似的政策。我们把这些工具能自主可控了,也让老百姓都做得起,而不像以前,(基因检测)就只能是去最好的医院里面,最有钱的人才能做。
我就给您举一个例子,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就是一个孕妇怀孕了,想知道肚子里的孩子的染色体正不正常。要是不正常,她可能生出来一个孩子智力低下,就是唐娃娃。华大年年降价,从1700元到1400元,再到1200元,1200元到800元。去年深圳市差不多有将近70%的妈妈都免费享受这个检测了。这个发病率越来越高,但是真正造成损害的家庭降到了万分之一以上。
何伟:这是因为有了这个技术。
尹烨:而且这个技术大家都用得起了。另外,因为这个技术,我们获得了超过了三百万例的数据,又派生出新的数据。比如发现有些孕妇得了肿瘤,每五千个孕妇就有一个人是这个情况,我们就把这个报告给到医生了。这样,我们把“数据大”变成了“大数据”。所以这个逻辑是:工具解决了问题——我有工具,可以降价——降价就可以实现精准医疗的普惠——普惠带来了很大的数据量——能有更多的医学发现——同样的成本,我就能提供更准、更全面的检测服务。这就是我最深的护城河。
听起来好像是谁买一台测序仪都能干,但其实不是这样。这个道理就相当于谁买一个乒乓球拍,难道都能打世界冠军吗?其实这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
“预测预防肿瘤是华大未来最想做的事情”
何伟: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大家更关心华大基因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最终的愿景是什么?
尹烨:上市公司核心的业务是医学,医学的使命其实就是保证人类的健康长寿。但好多病,像遗传病根本就治不了,防就特别容易。我们不能让人类远离肿瘤,这是肯定的,但是我可以让你不要那么早的就因为肿瘤而走。华大其实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能够通过这些手段让大家早一点有这样的防病、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我们看得见再生医学的未来,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的未来,它还需要一个可能五到十年的时间来普及,但是“防”在今天就做得到。
何伟:就是通过我们的技术可以预防、预测肿瘤。
尹烨:预测、预防,精准地诊断 、精准地干预、精准地监测,让大家能够带瘤生存。
我们有些肺癌患者,4、5年来一直在我们这儿监测。只要他一有基因突变了,医生就可以依据这个突变为病人换一种药,他又可以继续往下去走。这虽然是一些个例,但我们已经明白了,这就是未来我们跟肿瘤相处的一个方式。我们早一点知道,早一点预防,(让医生)精准地诊断、精准地治疗、精准地干预,这不就是精准医学的本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