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舆情舆情速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舆情>舆情速览

新开源:PVP龙头销售创新高,基地建设推动特种化学及医疗齐头并进

2022-04-13 16:25 来源: 证券时报网

4月11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材料龙头新开源(300109.SZ)于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一季度精细化工产品PVP销售创历史新高,公司正全力加强生产以保障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作为国内首家从事(PVP)系列产品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深耕积累,目前已在全球PVP产业格局中稳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地位,为全球用户提供了优质药用辅料和功能性高分子材料产品。

锂电下游爆发推动PVP销售创历史新高

PVP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具备良好的络合能力和胶体性质,以粘合剂、稳定剂等多种用途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涂料、电子及建筑领域。尤其在医疗领域,因具有不参与人体新陈代谢,也对皮肤及粘膜等不形成任何刺激,医药级PVP作为口服制剂粘合剂、包衣材料、崩解材料、PVP碘、消毒水被大量使用,现已成为国际倡导的三大药用新辅料之一。PVP材料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也成就了新开源多年以来的业绩基石。

近年来,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为PVP系列产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据了解,PVP在新能源领域作为添加剂用于CNT、石墨烯等正负极新型材料,对锂电池、钠电池性能有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在含石墨烯正极浆料的磷酸铁锂电池中,PVP可作为导电剂碳纳米管的分散剂,有效地解决石墨烯复合材料在应用中极易团聚的问题,保证锂电池高倍率放电及稳定的循环性能。而在钠离子正极材料中,除分散剂外,PVP还可作为钠纳米层生长助剂,使钠正极纳米棒沿着特定方向的晶面生长成单层结构,提高钠离子正极的放电效率。

2021年起,在下游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爆发式增长的推动下,PVP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也推动公司业务规模持续增长。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全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达352万辆,同比2020年增长157.48%,今年一季度累计销售约125.7万辆,同比增长仍在144%左右高位,下游需求持续爆发。近期,据公司互动易回复,今年一季度精细化工产品PVP销售创历史新高,在新能源领域PVP全年订单2000余吨,一季度每月出货200余吨。

据分析,锂电池领域客户对PVP价格相对不敏感,公司作为国内细分赛道绝对龙头,凭借遥遥领先的产能规模牢握定价话语权,满产满销持续获益下游增长。至2021年中,公司PVP年产能约1万吨左右,稳居全球前列。为应对下游持续增长的需求,公司持续加大产能建设,规划至2024年扩产至3.4万吨/年,届时有望超越德国BASF成为全球第一。

焦作、松江基地建设构建双平台持续发展

作为“消费类特种化学品+健康医疗服务”双平台公司,新开源紧密围绕“聚焦主业,优化布局”战略核心,积极建设生产基地,持续提升精细化工板块综合竞争力。公司于2021年1月起着手建设焦作市中站区PVP一期项目,据了解,该项目预计耗资1.83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年产2万吨NVP装置、5000吨乙烯基醚综合生产车间、配套办公楼、研发中试中心、职工宿舍及配套设施。目前该项目主要设备招标预计6月份完成,预计将于2023年二季度投产,规划产能2万吨/年。项目落成投产后有望巩固公司在PVP领域的竞争壁垒,并大幅提升公司的全球行业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据互动易回复,焦作中站区项目规划有NMP(N-甲基吡咯烷酮)产品。NMP与公司现有产品NVP(N-乙烯基吡咯烷酮)均属于公司产品GBL(γ-丁内酯)下游产品,技术路径相近,是最常用的锂电池辅材之一。作为正极涂布溶剂,NMP被广泛运用于锂电池制备中,其质量将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拉浆涂布质量。在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带动锂电池高速增长的背景下,NMP市场价已由2020年7月1.3万元/吨飞涨至2021年11月的4.8万元/吨。对此公司表示,将结合自身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的竞争优势,发挥公司在GBL产业链特长,抓住市场机遇,大力开拓、发展新能源领域业务。

除焦作基地外,在公司近年来着力构建的精准医疗板块,全球转化研发基地(松江)项目建设也正持续推进。公司透露,至2022年3月,松江基地土建工程已完成既定工作量的约三分之二,已投入资金约2.68亿元,预计2022年末有望投入运行。

据了解,松江基地已被上海经信委评为市级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16.66亿元,于2020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包括基于基因测序的精准医疗技术平台建设项目、药物筛选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妇科恶性肿瘤诊断系统升级项目、体外诊断试剂关键原料国产化项目以及CAR-T全产业链全自主知识产权化项目。建成后,松江基地将成为公司医疗业务研发、生产及管理总部,全面承担进口高端生物试剂产品临床转化,并集聚呵尔医疗、三济生物、晶能生物、华道等参控股公司研发及生产能力,帮助公司打造体外诊断试剂及其上游原料生产体系,整合分散在全国的健康医疗服务子公司,充分实现业务板块的协同并建立精准医疗领域的行业竞争力。

未来,随着焦作及松江两大基地落地运营,公司PVP龙头地位将持续巩固,健康医疗服务领域发展也将实现从量到质的突破,推动公司在“消费类特种化学品+健康医疗服务”双平台发展战略下构建起梯级业务结构,实现公司业绩的可持续增长。(CIS)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