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舆情舆情速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舆情>舆情速览

万邦德:首次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 建立医疗器械业务统一平台

2021-03-15 08:02 来源: 证券时报网

3月15日盘前,万邦德发布《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方案》、《关于内部划转子公司股权》、《关于设立境外子公司》等多份公告。公告显示,公司拟投入5000万~1亿元回购公司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公司医疗器械业务将以全资子公司万邦德健康科技为管理主体,并将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万邦德医疗科技、康慈医疗、杭州添祥划转为万邦德健康科技的下属子公司;公司计划设立美国子公司,以推动公司与美国创新药、医疗器械产业界的交流合作。

首次推动股份回购 彰显未来发展信心

公告显示,在董事会通过回购方案的12个月内,公司拟使用资金5000万元~1亿元,采用集中竞价的方式,以17.32元/股(含)的回购价格上限,回购288.68万股~577.36万股已发行的A股社会公众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47%~0.93%,所回购股份将用于后期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公司表示,本次股份回购为自有资金,今年1月公司出售铝加工相关资产在今年内可以回收13.51亿元资金,公司现金流充足,回购资金总额资产占比较低,且回购资金在回购期内择机支付,具有一定弹性。回购股份用于后期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有利于公司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兼顾股东、公司、核心团队个人利益,使各方紧密合力共同推动公司长远发展,将有利于保护公司及广大投资者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万邦德聚焦医药大健康产业之后的首次股份回购,连同后期推行的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向投资者传递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并推动公司股票市场价格和内在价值相匹配,维护股东权益。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浪潮涌动,据媒体统计,截止3月12日,350家A股公司实施或完成回购,231家公司发布回购预案;其中不仅包括中小市值公司,美的集团中国联通等千亿市值龙头公司亦积极推动股份回购。

医疗器械业务纳入统一管理主体

根据公告,公司医疗器械业务以全资子公司万邦德健康科技作为管理主体进行架构调整,将公司控股子公司万邦德医疗科技、康慈医疗和全资子公司杭州添祥划转为万邦德健康科技的下属子公司,形成“上市公司—万邦德健康科技—各业务孙公司”的新管理架构, 本次股权划转是合并报表范围内企业之间股权的划转,不涉及合并报表范围变化。

本次股权划转完成后,公司在大健康产业的布局更加清晰。公司医药制造业务板块归属于全资子公司万邦德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医疗器械业务板块归属于全资子公司万邦德健康科技,更好地优化公司资产配置,提升公司管理效率。

今年3月初,万邦德完成铝加工相关业务的剥离,公司从多元化经营公司转型为聚焦医药制造和医疗器械的专业化医药集团。目前公司医药制造业务主要从事现代中药、化学原料药及化学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具有“原料药+制剂”的完整产业链。医疗器械业务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骨科植入器械、医疗设备及医院工程服务、一次性无菌医用高分子耗材、防护用品等。

目前,公司骨科植入器械及无菌医用高分子耗材存在高度确定性的快速发展势头。公司骨科植入器械在售产品获得欧洲CE认证,脊椎植入产品获得美国FDA和澳洲TGA批准,不仅在海外市场发展良好,同时充分收益国产替代空间。公司的小规格无菌注射器可以用于疫苗接种,市场需求保持在较高水平,在手订单达到数千万支并排至今年5月,公司正在积极推动中非医疗科技产业园注射器产线建设,计划于今年二季度将产能提升4倍。

设立美国分公司加强国际合作

此外,公司还宣布,拟以自有资金不超过200万美元在美国设立全资子公司Wepon (USA) Medicine Technology Co.,Ltd.(中文简称“万邦德(美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表示,设立美国子公司,是公司在境外进行药品、医疗器材产品的研发和注册的重要部署,有利于促进公司与美国创新药、医疗器械市场的交流与合作,为公司搜集美国医药前沿技术发展动向,搭建与国外科研机构、医疗服务机构合作通道,寻找潜在合作伙,拓展公司产品的国际市场销售,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品注册,推动公司在创新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增强公司的持续发展动力。

分析指出,随着近年来带量采购常态化及范围持续扩大,发力创新,全球化布局已经医药业内共识。对国内药企而言,除了大力投入创新研发,通过全球化的商务拓展积极引入创新药、首仿药,能够快速有效建立产品组合,丰富研发管线。美国是全球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的产业高地,也是全球最大的医药消费市场,公司本次设立美国子公司,对公司打造重磅产品、丰富产品组合、完善研发管线均有重要推动作用,也为公司拓展制剂、原料药及医疗器械的全球市场奠定坚实基础。(CIS)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