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晚间,海欣食品(002702.SZ)发布2020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67亿元,同比增长21.57%,实现归母净利润6597.35万元,同比增长432.6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344.39万元,同比增长624.87%,基本每股收益0.1372元。
需要说明的是,2020年海欣食品执行新收入准则,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费用的归集口径发生变化,若还原至去年同期口径下,营业收入增速为23.43%、综合毛利率提高2.47个百分点、费用率下降2.51个百分点。公司在此前业绩预告中也解释称,预计第三季度销售收入延续增长态势,产品和渠道结构同比调整,盈利能力同比提升。
资料显示,海欣食品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传承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近年来,公司逐步形成了以速冻鱼糜制品系列产品为核心,兼顾速冻肉制品等其他速冻食品的整体业务体系,并完善了鱼糜及鱼糜制品深加工和销售的产业格局。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行业消费格局,也提高了消费者对速冻食品的认知,促进消费者在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方面更加重视食品安全和产品品质,对具备品牌优势和C端渠道布局的企业带来更多市场机会。在此背景下,海欣食品依托近年来在消费者品牌和渠道方面投入和积累,顺应市场趋势迅速调整经营策略,加大C端渠道和中高端产品的生产和供应。
渠道建设上,海欣食品积极利用抖音、快手、公众号、直播等线上新媒体方式开展品牌宣传与推广活动,持续推动中高端品牌形象打造,提炼“海欣海魂蓝超级符号”并统一升级终端生动化布置,在C端渠道强化消费者品牌印象,流通渠道增强品牌识别度和形象店打造。
与此同时,公司通过调整生产班次以及部分技术改造挖掘产能潜力,并继续通过协同叠加的方式补充产能和丰富产品品类。在产能方面,公司积极探索租赁厂房模式快速扩充产能。
山西证券在近期发布的中期策略中指出,疫情催化了“宅经济”的消费模式,速冻食品、方便休闲食品、基础乳肉制品等生活必需消费品需求继续增长。长期来看,本次疫情消费者对于速冻食品的便利性和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促进了家庭消费者对速冻食品的消费习惯的形成,提升了消费者对速冻食品的消费体验。未来随着餐饮企业的恢复以及冷链技术的发展,速冻行业有望持续增长。
中银证券也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指出,海欣食品通过增加班次+租赁轻资产+长期建厂方式提升产能,对销量增长形成支撑。公司依托鱼糜制品优势,短期快速增加产能,通过规模效应解决产能不足和品类不全两大问题,依托渠道优势复制安井食品成功故事。
今年8月,海欣食品宣布出资2196万元收购百肴鲜61%的股权,后者是一家主要生产和销售中高端速冻面点制品的企业。中银证券认为,百肴鲜产品种类丰富,渠道、供应链成熟,与公司形成优势互补。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以来,海欣食品二级市场股价整体表现出色,2020年初至今累计涨幅约100%,期间还一度创下近5年来的高位。
今年三季报中,海欣食品还对2020年全年业绩情况进行了预测,预计全年净利润为7500万元-9500万元,同比增长996.51%-1288.91%,大幅预增的原因是预计第四季度销售收入延续增长态势,产品结构同比优化,盈利能力同比大幅提升。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