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要闻
股市
新股
信披+
公司
数据
基金
金融
视听
评论
专题
产经
创投
科创板
新三板
投教
ESG
滚动
公众号
电子报
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证券时报
>
专题
读者征文
刘建平:勠力同心 共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千头万绪中,证券时报不仅是查询行业各路信息的有效工具,也是传递政策和市场声音、消除信息壁垒的重要媒介。
证券时报网
07:04
昝圣达:相得益彰的好伙伴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江苏综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平时我很重视阅读时政和经济类新闻,尤其关注证券财经类媒体的报道,证券时报一直是我获取此类新闻的重点媒体之一。
证券时报网
11-25 07:22
姚峰:三十年如一日辛勤付出 人们不会忘记
一路前行的证券时报迎来了创刊30周年,步履不停的我也和她打了近30年的交道。
证券时报网
11-24 06:59
陈欣:资本市场舆论监督报道的先锋
回顾过去4年多的时间,我与时报的交道涉及多个维度:我不仅是时报的忠实读者和专栏作者,一度担任时报重大专题报道的外聘顾问,还为时报管理人员及主力采编人员进行过专题培训。
证券时报网
11-23 07:01
蒋国云:行合趋同千里相从 携手步入价值投资时代
1998年,我在招商证券做研究员的时候,就与证券时报结了缘,至今已25年。
证券时报网
11-22 07:01
韩小波:合作十年 时报人给了我充分的信任和温情
十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受邀主持了证券时报的一场大型财经论坛,自此便与证券时报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缘分让我倍加珍惜,也屡屡生发出无限感动之情,感动于时报人在每次活动中给予...
证券时报网
11-21 06:59
管涛:一人分饰三角 携手证券时报向前奔跑
1992年正式参加工作的我,至今工龄也已三十又一。毋庸多言,这样的职业生涯几乎与证券时报的历程完全交集。
证券时报网
11-20 07:01
徐叔衡:我为《证券时报》写专栏
就在我多方了解情况,学习外面经验,拓展自己眼界时,证券时报记者找上门来,既向我了解江西省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情况,又向我介绍证券市场特别是深圳证券市场的最新动态,在我眼前打开...
证券时报网
11-18 06:56
陈嘉禾:十几年如一日约稿 催生百万文字
在一些资本市场的关键时刻,证券时报恰到好处的约稿,更让我写出了一些在当时影响了市场、事后来看分析比较到位的文章。
陈嘉禾
陈嘉禾
11-17 05:58
桂浩明:两篇稿件结下的缘分
记得给证券时报写的第一篇稿件是有关新股行情的,那段时间虽然股市表现不好,大盘几乎天天下跌,但新上市的股票还是受到市场资金热炒,无厘头的“炒新”成为市场一景,还被某些市场人...
证券时报网
11-16 06:57
詹国枢:说说《证券时报》的常规武器
近些年来,《证券时报》开设了“潜望”栏目,取“极度深潜 夙夜守望”之意,展开以资本市场为核心、主打舆论监督的系列报道。“潜望”栏目开设以来,由于精耕细作,激浊扬清、针砭时...
证券时报网
詹国枢
11-15 06:56
王庆:为资本市场健康叙事贡献力量
我很早便阅读证券时报,近年来还受邀成为时报的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得以近距离感受报社领导和采编团队的专业和敬业精神。
证券时报网
王庆
11-14 06:57
周延礼:讲好中国经济发展故事 助力保险行业健康发展
最近一次与证券时报相聚,是2020年10月在丹桂飘香的深圳。
证券时报网
11-13 06:57
沈志群:为中国创投行业鼓与呼 助力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大众和财经新闻对资本市场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二级市场,对活跃在一级市场的许多主体着墨不多。证券时报则与众不同,一直把创业、股权投资放在与证券投资同样重要的地位,投入...
证券时报网
11-10 06:56
杨再平:相知相伴二十七载 一起为舆论场注入正能量
以在《证券时报》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为起点,不知不觉中,我与证券时报已相知相伴二十七载。
证券时报网
11-09 06:57
李迅雷:一路陪伴并见证证券时报发展壮大
记得当时时报记者邵小萌对我进行了专访,并在报纸上刊发了题为《做研究员的经纪人》的报道。
中泰证券
证券
深圳
证券时报网
11-08 06:54
李一梅:见证彼此成长 共同发挥专业力量
当时网络技术还不发达,没有现在这样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特别是财经类信息,证券时报这样的专业媒体是大家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证券时报网
11-07 06:57
刘元春:勇担使命贡献力量 传递中国经济发展最强音
2013年3月初的一个上午,证券时报两位记者走进了我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办公室进行专访。自此,我便与时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证券时报网
刘元春
11-06 06:56
查看更多
换一换
热点
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