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股市 > 独家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股市>独家解读

宁德时代发力重卡换电 推出组合式标准化电池包

2022-09-19 05:00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毛可馨
证券时报网 毛可馨 2022-09-19 05:00

证券时报记者 毛可馨

延续乘用车换电的思路,宁德时代(300750)在重卡换电方面也采取了自由组合的标准化电池包,合作对象是其参与投资的换电运营商启源芯动力。

9月17日晚间,宁德时代发布首创的MTB(Module to Bracket)技术,将率先应用于国家电投启源芯动力重卡换电项目。

宁德时代表示,双碳背景下,重卡及工程机械电动化是大势所趋。但重卡及工程机械给电池的布置空间有限且多样化,复杂的应用场景又进一步给电池系统带来挑战,阻碍了电动化快速发展。

据介绍,MTB技术将模组直接集成到车辆支架/底盘,系统体积利用率提升40%,重量减轻10%,系统能量密度达170Wh/kg;电池可以达到1万次/10年的循环寿命,独创的U形水冷系统则攻克了散热难题;此外,电池支持自由组合方案,可以在140KWh-600KWh范围内配置。

在结构设计方面,MTB与宁德时代CTP(Cell to Pack)、CTC(Cell to Chassis)思路相似,都是通过提升空间利用率来提升能量密度。

更值得关注的是,支持自由组合的思路也与乘用车换电方案异曲同工。宁德时代曾在今年1月发布换电品牌EVOGO,单个能量密度160Wh/kg的“巧克力电池块”也可以自由组合。公司宣称这款电池适用于A00级到C级的乘用车和物流车,可以适配全球80%已经上市以及未来3年要上市的纯电平台开发的车型。

自由组合意味着适配车型更多,也意味着电池标准化。杭州伯坦总工程师王锋曾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介绍,重卡换电领域此前都采用单一容量电池,推行标准化换电能够带来巨大的市场增量,一些小厂家也能够按照标准方案直接下单,这给宁德时代带来利好。

电动重卡是锂电下游颇具潜力的细分市场。

真锂研究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国内一共生产了1.72万辆电动重卡,电动化率约4%;其中换电重卡数量为8888辆,相比去年同期的725辆提升了10余倍。

换电方案主要针对电动重卡推广中的诸多局限,例如受限于电池续航里程,电动重卡需要多次、长时间充电,影响运营效率和经济性;若追求续航而搭载更多电池,则会影响重卡载重能力,损伤其在客户采购中的竞争力。因此,当前电动重卡主要在港口、矿山、园区等固定场景内使用。

当前电动重卡市场上,单一装配量较大的是宁德时代供应的一款282KWh电池包。宁德时代称,每10辆重卡或工程机械,其中有9辆都配套宁德时代动力电池。

此前宁德时代已经陆续开展换电重卡领域的布局。今年2月,公司携手三一重工推进福建省换电重卡应用示范项目落地,全国首条电动重卡干线——福宁干线正式投入运营,福建省首批三一电动渣土车正式交付。

同时,宁德时代子公司时代电服与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团旗下高速能源签约合作,共同建设福建省高速换电网络,并适时拓展周边省份相关业务。

此次合作方国家电投是换电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玩家,旗下启源芯动力专注于绿电交通领域。官网介绍,启源芯动力掌握核心换电专利技术,已在全国31省市区全面布局超100座重卡充换电站,适配市面上200余款换电重卡。

宁德时代还是启源芯动力的重要股东。企查查显示,启源芯动力注册资本3.21亿元,大股东中国电力持股30.08%;宁德时代在今年1月入股,持股7.6%,是第五大股东。

启源芯动力刚刚完成了一笔10亿元A轮股权融资。据悉,此次融资引入产业链上下游、专业投资机构等多家知名企业参与投资,是启源芯动力成立以来最大单笔融资。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