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股22日盘中集体走高,截至发稿,博纳影业、奥飞娱乐、文投控股等涨停,欢瑞世纪涨超4%,祥源文化、横店影视、北京文化等涨超3%。值得注意的是,博纳影业自上市以来已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
行业迎政策催化
消息面上,为促进电影消费、加快电影市场恢复,近日,国家电影局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电影惠民消费季的通知。通知提出,丰富影片供给。鼓励电影出品、发行单位积极投放优质影片进入市场,推动更多新片大片加快上映,积极开展路演直播、主创连线等线上线下融合的影片宣介活动,进一步提高宣传覆盖面和消费转化率,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观影。
发放观影消费券。联合猫眼、淘票票、抖音等电影票务平台,发放1亿元观影消费券,设立“爱电影·爱生活”2022年电影惠民消费季专区专栏,对观众购票费用予以补贴,激发消费热情。
挖掘农村消费潜力。继续大力扶持乡镇影院建设和运营,提升观影体验和服务质量,结合农村特色节庆活动,组织开展乡村电影消费促进活动。
推动纾困政策落地。做好减税退税、社保费缓缴、房租减免等惠企纾困政策在电影行业内的宣传和落实,实现电影企业和电影从业人员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支持各级电影主管部门积极与发改部门沟通协调,推动电影行业用电阶段性优惠政策落地。支持各级电影主管部门积极与银保监部门交流对接,鼓励电影企业自愿购买营业中断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等。
此次通知明确,将联合各电影票务平台,发放1亿元观影消费券,对观众购票费用予以补贴。对此,浙商证券指出,此次补贴有望拉动5-10亿票房增量,理由如下:1)此次补贴金额大,补贴具备规模优势,将有效传播相关优惠政策,带动各层次观影人群;2)此次补贴范围广,有望惠及全国各线城市,有效提振全国观影需求,电影片方在预期全国市场需求旺盛时,将积极推出优质库存电影,以实现高票房预期(疫情期间,部分片方考虑到观影需求不足,选择推迟上映优质影片);3)优质电影供给将继续拉动观影需求上升,点燃行业正向循环。
该机构表示,过去几年,在疫情反复的大背景下,电影行业整体走弱,上座率偏低,电影票房不及预期,院线景气度下滑;由于业绩不稳定、商誉暴雷、偷税漏税等监管担忧,影视公司资本运作亦面临诸多挑战。博纳影业获上市批文、横店收购星轶影城等事件均能印证影视行业在经历了多年强监管以及疫情出清后,行业已基本触底。而本次电影惠民消费季活动则从政策层面再次凸显了国家对加快恢复电影市场的态度和决心,亿元观影补贴有望强力促进行业需求端回暖,进而催化供给端释放优质产能,助力行业步入反转通道。此外,受此次政策催化,行业有望提振电影审核节奏。建议关注影视行业触底回升的机会,建议关注行业龙头光线传媒、中国电影、博纳影业、万达电影。
博纳影业3日大涨超70%
值得注意的是,博纳影业自上市以来已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当前股价较5.03元的发行价已大涨74%。
资料显示,公司是国内首家从事电影发行业务的民营企业,深耕影视行业多年并致力于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现已成为行业知名的全产业链布局的电影集团公司。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电影的投资、发行、院线及影院业务。
上市募集资金后,公司拟将16.8亿元投资《智取威虎山前传》《红海行动2》等10部影片,第一年至第三年拟投资金额分别为7.4亿元、4.9亿元、4.5亿元,另外拟将2.1亿元用于影院装修、银幕等升级改造。
华创证券指出,公司连续十余年每年出品影片数量位列中国民营电影公司第一,累计出品影片超250部,总票房超600亿元。截止2022年7月,公司已有16部影片票房超过10亿元,其中公司主出品的《长津湖》、《长津湖水门桥》、《红海行动》分别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1/8/9名,票房占比始终位列中国民营电影公司前三甲,具备极强的电影投制能力。同时,亦不可忽视公司极强的主旋律影片产出能力,公司当前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主旋律题材电影商业运作方法论,即通过系列化/矩阵化影片设计+香港导演+内地制片人/制片公司+商业片模式包装保障影片兼具口碑与票房,《长津湖》、《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等影片皆是该方法论下产物,不断验证其有效性,未来优势有望保持。此外,公司亦与优秀的头部演员、导演等深度绑定,亦是影片质量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