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栏 >

赚钱亏钱又一年2022-01-14 09:30:17作者:蒋光祥

人长大了,最怕的就是过年。这个虎年,看样子不少股民也是。不少人还没有忘记去年圣诞节前后一个热帖:“50万还剩12.9万,平安夜,好想大哭一场”。相关的故事是,一位早已过而立之年的投资者,失业后炒股,还借了亲戚的钱,结果“被割了韭菜”,年初50万亏到只剩12.9万。但这里“被割了韭菜”,显然是帖主表述有误,因为没有外部因素误导或者歹人设局,只能算是他自己误伤了自己。从其自述的操作上看,频繁追涨杀跌。细观其持仓,多是追热点,炒消息。

但这些还只是操作层面的弊端,该帖主所犯的大忌是借钱炒股。在自己只有20多万资金的前提之下,找亲戚借了20多万,“下狠注”的同时去凑足涨跌动辄“20cm”的科创板50万元门槛。众所周知,借钱炒股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远非一般人所能承受,重压之下,动作必然变形。这就对比出去年4月份,一位大连大妈因为遗忘了账户密码,而使得2008年买入的5万元长春高新,在4月份的高点已经超过500万,暴赚100倍投资的可贵和“难得”。但这种遗忘式炒股,“坐牢式”持仓,同样远非一般人所能效仿。与该圣诞热帖爆出差不多时间,某财经网站通过近3万人参与的一项样本调查显示,去年超过五成的股民赚钱,其中收益率超过20%达到了1/4。但也有媒体披露,他们那里拿到的样本数据是有超过78%的股民亏损,能盈利的只占一成。真相到底如何,看来只有股民自己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但股民之间的悲欢并不互通。挣钱的股民,会认为该帖主凭什么一进来就赚钱,学费交了吗?专业知识度没有,集中研究(百度)了几天,瞄了几眼K线图,就想赚钱,这和初中生背了几套高考真题就想考大学一样,未免太过儿戏,行话叫不尊重市场。也有人认为,他现在亏钱也并非是坏事,可以使得他对自己投资能力与边界有清醒的认知,不如把资金交给专业机构来管理。如果他去年不是自己炒股,而是去买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国内正规金融机构管理的权益型资管产品,只要不是运气太差,买到中概股、港股主题,无论如何亏不到70%这个比例。因为有媒体统计去年1/3以上的基金收益率在5%以上,亏钱的概率并不算大。

不过资本市场面前人人平等,去年底也有基金经理投资失败被公司调岗当保安的段子。段子自然只是段子,保安都是所在写字楼外派,哪有基金公司自家职员转岗别家公司的道理。但业内极为知名的前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转型做投资不到一年,同样败走麦城却是颇为令人意外的事实。从姜超去年初宣布加盟中泰资管,截至去年底,八个月时间浮亏近20%。虎年最初几个交易日剧烈调整后的业绩尚未可知。“理论和实践的区别”或是造成这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所在,业内外均有不少人相信以姜超的勤奋与能力水准,假以时日定会有所作为。同时姜超所定下的目标也较为实际,“目标就是战胜货币增速,就是货币超发。比它高一点点,这样就保证了我不会被货币超发干掉”。犹记姜首席去年初发表的《货币超发下,如何捕捉未来十年的优质机会?》文中,表示“做了十几年宏观,有很多感受,最大的感受是人生其实不容易”。这倒是和大部分股民感受一致,都不容易。赚钱亏钱,股民又一年。

(作者系基金从业者)


以上文章发表的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证券时报立场。


赚钱亏钱又一年2022-01-14 09:30:17作者:蒋光祥

人长大了,最怕的就是过年。这个虎年,看样子不少股民也是。不少人还没有忘记去年圣诞节前后一个热帖:“50万还剩12.9万,平安夜,好想大哭一场”。相关的故事是,一位早已过而立之年的投资者,失业后炒股,还借了亲戚的钱,结果“被割了韭菜”,年初50万亏到只剩12.9万。但这里“被割了韭菜”,显然是帖主表述有误,因为没有外部因素误导或者歹人设局,只能算是他自己误伤了自己。从其自述的操作上看,频繁追涨杀跌。细观其持仓,多是追热点,炒消息。

但这些还只是操作层面的弊端,该帖主所犯的大忌是借钱炒股。在自己只有20多万资金的前提之下,找亲戚借了20多万,“下狠注”的同时去凑足涨跌动辄“20cm”的科创板50万元门槛。众所周知,借钱炒股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远非一般人所能承受,重压之下,动作必然变形。这就对比出去年4月份,一位大连大妈因为遗忘了账户密码,而使得2008年买入的5万元长春高新,在4月份的高点已经超过500万,暴赚100倍投资的可贵和“难得”。但这种遗忘式炒股,“坐牢式”持仓,同样远非一般人所能效仿。与该圣诞热帖爆出差不多时间,某财经网站通过近3万人参与的一项样本调查显示,去年超过五成的股民赚钱,其中收益率超过20%达到了1/4。但也有媒体披露,他们那里拿到的样本数据是有超过78%的股民亏损,能盈利的只占一成。真相到底如何,看来只有股民自己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但股民之间的悲欢并不互通。挣钱的股民,会认为该帖主凭什么一进来就赚钱,学费交了吗?专业知识度没有,集中研究(百度)了几天,瞄了几眼K线图,就想赚钱,这和初中生背了几套高考真题就想考大学一样,未免太过儿戏,行话叫不尊重市场。也有人认为,他现在亏钱也并非是坏事,可以使得他对自己投资能力与边界有清醒的认知,不如把资金交给专业机构来管理。如果他去年不是自己炒股,而是去买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国内正规金融机构管理的权益型资管产品,只要不是运气太差,买到中概股、港股主题,无论如何亏不到70%这个比例。因为有媒体统计去年1/3以上的基金收益率在5%以上,亏钱的概率并不算大。

不过资本市场面前人人平等,去年底也有基金经理投资失败被公司调岗当保安的段子。段子自然只是段子,保安都是所在写字楼外派,哪有基金公司自家职员转岗别家公司的道理。但业内极为知名的前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转型做投资不到一年,同样败走麦城却是颇为令人意外的事实。从姜超去年初宣布加盟中泰资管,截至去年底,八个月时间浮亏近20%。虎年最初几个交易日剧烈调整后的业绩尚未可知。“理论和实践的区别”或是造成这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所在,业内外均有不少人相信以姜超的勤奋与能力水准,假以时日定会有所作为。同时姜超所定下的目标也较为实际,“目标就是战胜货币增速,就是货币超发。比它高一点点,这样就保证了我不会被货币超发干掉”。犹记姜首席去年初发表的《货币超发下,如何捕捉未来十年的优质机会?》文中,表示“做了十几年宏观,有很多感受,最大的感受是人生其实不容易”。这倒是和大部分股民感受一致,都不容易。赚钱亏钱,股民又一年。

(作者系基金从业者)


以上文章发表的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证券时报立场。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