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准从“毛坯”走向“软装” R17版本5G性能将大幅提升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刘灿邦2022-06-10 20:05

6月6日至10日,国际通信标准组织3GPP第96次全会在匈牙利召开,这是自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以来,3GPP首次以线下形式召开的会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获悉,在本次会上,5G R17标准宣布冻结,标志着5G第二个演进版本标准正式完成。

自2020年初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3GPP采用邮件和电话会议的线上方式完成了5G演进版本R16的如期交付和R17的标准制定。全球标准工程师们通过海量的邮件讨论和加倍的会议时间进行线上沟通,增加工作强度之际,标准制定效率却有所降低。

记者从中国移动了解到,面对海外严峻疫情形势,中国移动克服困难、积极促成并按时参加3GPP第96次全会,与世界一流通信企业一道开展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工作,进一步完善R17项目维护,确保R17标准高质量完成,并对R18中已初步展开的项目遇到困难、问题、约定等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

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3GPP RAN全会副主席胡南表示,如果说R15版本是5G技术标准的“毛坯”,那么R16版本可以理解为“精装”,刚刚完成的R17版本就是“精装”之上的“软装”,起到了点睛、添花的效果。而R18像引入了智能家居,进一步全面提高生产生活品质。

胡南介绍说,R17版本当初设想的三大特点已经基本实现。一是商用性能提升。R17在5G规模商用之后制定,汲取了实际部署的经验和新要求,使标准与应用形成闭环。中国移动提出的几十项技术提案均源自其商用网络的实践。

例如,在URLLC(超可靠低延迟通信)增强项目中,对时延敏感的工业控制网络的空口同步精度在R16的±540纳秒,进一步提升到R17的±145纳秒至±275纳秒,可有效解决工业控制的同步精度问题。在中国移动牵头的SON(自组织网络)和MDT(最小化路测)项目中,针对运营商反映的5G无线资源利用率统计问题,R17基于空分复用统计量的PRB(物理资源块)利用率,可更准确直观地评估无线网络负载。此外,中国移动基于现网发现的问题,推动完成了基于速度的小区重选、异频和多载波测量与解调增强等高速优化方案,将有效提升高铁场景下的用户体验。

二是引入新特性。为了进一步拓展5G应用场景,R17引入了“新终端”“新网络”和“新功能”。通过降低终端的带宽和天线数目、简化双工传输、裁剪协议流程功能、减少功耗开销等手段,打造新型轻量级终端,满足低成本、低功耗、中等数据速率的物联需求,可用于工厂传感、视频监控及可穿戴设备等多种应用场景。

天地一体新网络技术的卫星天链中继与地面通信相辅相成,共同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立体融合网络,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通信服务。在中国移动力推的MBMS(多媒体广播和多播业务)项目中,新设计的多播广播功能通过灵活的传输模式及反馈机制,实现多播广播业务的高效可靠传输,将服务于公共安全、赛事直播等多种场景。

三是探索新方向。5G组网灵活、拓扑复杂,传统网优面临成本高、建模难等问题,需通过人工智能等跨域技术来解决。3GPP RAN在R17的SON(自组织网络)和MDT(最小化路测)中首次探索了5G与AI的融合,制定了统一的功能框架,为R18 5G+AI标准化奠定了基础,加速实现自智网络。

胡南表示,中国移动是国内首个下定决心并克服困难派员参与现场会议的央企。中国移动全面深入参与了R17标准的制定工作,技术提案总量达3000余篇,主导立项30余项,在技术贡献和标准影响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据悉,3GPP R17是首个全程通过线上电子会议完成的5G技术标准,虽已按时冻结,但仍有不少待完善之处,商用版本预计今年底才可提供。

责任编辑: 唐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