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带芯片第一股”首日破发 今年来已有4只新股首日破发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e公司 康殷2022-01-14 20:04

去年底掀起的新股破发潮持续。芯片企业翱捷科技1月14日登录科创板,发行价高达164.54元,开盘即破发,盘中一度跌至105元附近,收盘价109元,跌幅高达33%。以全日最低价计算,中一签最高亏损超2.93万元。

回顾今年来发行上市的12只新股,有4只上市首日破发,占比33%。截至1月14日收盘,12只新股中有5只跌破发行价,占比达42%。

有市场人士指出,注册制下新股不再属于稀缺资源,溢价效应打折或直接破发都是正常现象。除非新股所处的赛道极为景气,且必须处在资金偏爱的行业,否则在二级市场已经难有太多上涨的空间。

明星股东支撑高价

1月14日,翱捷科技作为2022年第一只百元股在科创板上市,开盘即破发。翱捷科技盘中一度跌35.7%至105.88元,市值一度跌至443亿元。截至收盘,翱捷科技收报109元,全日跌幅高达33%。按照164.54元的发行价,如果股民中一签500股需缴款8.2万元,以全日最低价计算,中一签最高亏损超2.93万元。

翱捷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提供无线通信、超大规模芯片的平台型芯片企业。招股书显示,翱捷科技是今年首次发行价突破百元的新股。本次发行原计划募资总额27.17亿元,高发行价下最终募资总额达68.83亿元,超募逾30亿元,募资主要用于商用5G增强移动宽带终端芯片平台研发、5G工业物联网芯片等项目。

高价发行除了“基带芯片第一股”的行业因素外,一众明星股东让翱捷科技底气颇足。招股书显示,阿里网络为翱捷科技单一持股最大股东,持有其6456万股股份,持股比例达到15.43%。

发行阶段,翱捷科技战略配售有10家知名机构参与,最终战略配售发行数量为628万股,占其发行数量的15.02%,其中包括海通证券、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中国保险投资基金、美的控股、兆易创新闻泰科技、OPPO广东移动通信,以及上海国资系的浦东科创集团、上海科技创业投资等,阵容豪华。

但高价发行,叠加翱捷科技尚未盈利,最终引发首日破发的出现。

未盈利新股密集破发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11月新股密集破发以来,进入2022年随着A股二级市场大幅调整下行,新股表现同样一般,破发情况增加。

截至1月14日收盘,新上市的12家公司(北上深A股)中,翱捷科技、星辉环材、唯科科技、亚虹医药4家公司上市首日收盘破发,破发率逾33%。截至1月14日收盘,今年上市的12只新股有5家已经破发,除前述4家外,还有天岳先进。截至14日收盘,天岳先进相比发行价下跌5.76%。

今年破发的5只新股,各有不同情况。

“碳化硅衬底第一股”天岳先进1月12日正式登陆A股。上市首日天岳先进开盘直接破发,股价跌超6%。盘中震荡拉升,截至当日收盘,天岳先进涨3.27%,报85.5元,最新市值367亿元。但来到1月14日,天岳先进未能守住82.79元发行价,最新收报78.02元,相比发行价下跌5.76%。

翱捷科技相似,天岳先进尚未实现盈利,但同样拥有豪华战投名单。公司披露的IPO战略投资者缴款认购结果显示,上汽集团获配4975.12万元,广东小鹏汽车科技获配4975.12万元。广汽集团宁德时代分别通过旗下机构广祺柒号、问鼎投资参与了本次IPO。

今年上市新股中,上市首日跌幅仅次于翱捷科技的是同样尚未盈利的亚虹医药。1月7日,亚虹医药登陆科创板,发行价为22.98元,募资总额为25.28亿元,开盘破发,上市首日收盘下跌23.41%。

作为“泌尿生殖肿瘤第一股”的亚虹医药,叠加近期医药股深度调整,上市后走势平淡。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未盈利创新药企IPO“破发”已成为新常态。

wind统计显示,2021年以来在上市首日破发的14只新股中,医药生物行业独占6只,占比超四成。这些破发公司大部分是未盈利的创新药或创新型医疗器械研发公司。

一位资深投资人指出未盈利医药生物新股密集破发的原因,一是集采让二级市场的估值逻辑发生了改变;第二,一级市场泡沫严重,很多项目估值虚高。

高PE高价新股要警惕

新股破发下,未来打新策略如何应对?

回顾2021年9月,针对网下投资者“抱团报价”的现象,监管机构相继发布了创业板、科创板网下配售新规。以前的机构投资者会采取抱团报低价打新,原本报价最高的10%的人会直接出局,现在变成1-3%。因此机构投资者不会像以前一样,担心报价太高而被剔除在外,现在可以正常按照市场的情况进行报价。

从发行PE和行业PE来看,大多数破发股发行PE显著高于行业PE和可比公司PE定价,这也是上市破发的重要原因。中信建投指出,以2020年盈利为基准,泰慕士发行22.99倍,高于行业15.74倍的评价水平,星辉环材49.48倍,高于行业44.79倍。现阶段IPO网下定价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和可比公司的定价,投资者应该注意风险。

与此同时,注册制下新股也不再属于稀缺资源,溢价效应打折或直接破发都是正常现象。除非新股所处的赛道极为景气,且必须处在资金偏爱的行业,否则在二级市场已经难有太多上涨的空间。新股频频破发,可能会导致很多投资者退出申购,这也可以使得新股的整体中签率会大幅上升。

上海证券指出,新股破发导致打新收益率下降,倒逼机构投资者主动提升定价能力。当前时点,部分机构已调整自身的报价策略,并越来越重视对新股发行基本面研究,IPO定价真正向着市场化方向转变,“无脑”打新将逐步退出市场。从长期视角来看,未来参与网下打新机构将倚重自身基本面研究能力,从价值出发根据新股基本面合理定价报价,未来定价能力较强的券商投行仍将获得更高打新收益。

责任编辑: 赵黎昀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