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百舸争流谋发展,砥砺争先续华章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燕云2023-03-30 19:33

人民财讯3月30日电,3月30日晚间,中国中铁公布了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公司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全年保持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中国中铁连续17年进入世界企业500强,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34位;位列《工程新闻纪录ENR》最大250家全球承包商第2位;在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评价中荣获“9连A”、任期经营业绩“5连A”;连续14年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A类评价结果。

2022年中国中铁在不断巩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以国家宏观政策为导向,深入拓展水利水电、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等“第二曲线”新兴领域;全面推行大商务管理,强化经营开发、项目履约、收尾结算各环节提质增效,为企业“效益提升、价值创造”持续注入了新的更强动能,公司整体竞争力、经营规模、经营质量稳步提升。

中国中铁全年实现新签合同额30,323.9亿元,同比增长11.1%,首次突破三万亿大关;其中境外业务实现新签合同额1,837.8亿元,同比增长21.1%。营业总收入11,543.58亿元,同比增长7.56%;净利润349.72亿元,同比增长14.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2.76亿元,同比增长13.25%;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692.02亿元,同比增长14.08%;基本每股收益1.198元/股,同比增长15.53%;收入净利润率上升0.19个百分点至3.0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上升0.5个百分点至12.13%;四项费用率下降0.07个百分点至5.40%;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5.52亿元,同比多流入304.82亿元;资产负债率73.77%,控制在合理水平,全年实现了经营规模、效益、质量连年迈上新台阶,中国中铁在稳经济大盘中“顶梁柱”顶得住、“压舱石”压得实,国资央企助力国民经济整体好转“顶梁柱”作用充分彰显。

分业务来看:基础设施建设业务仍是公司最大的订单和收入来源,2022年实现新签合同额26659.3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第二曲线”经营成效显著,新签合同额3,018.92亿元,同比增长81.18%,占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新签合同总额的11.3%。2022年,基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835.33亿元,同比增长6.51%;毛利率8.42%。勘察设计业务方面,公司不断加强公路、水利水电、水资源开发利用、河道或流域水生态、水环境治理的设计和规划优势,实现新签合同额278.9亿元,同比增长35.9%;实现营业收入186.16亿元,同比增长5.75%;毛利率28.30%。工业设备制造业务方面,公司在大型桥梁钢结构、高速道岔、重载道岔、轨交道岔等产品制造市场份额均国内第一,自主研发制造的盾构机/TBM产销量连续六年世界第一,连续十一年国内第一,该业务实现新签合同额631.9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营业收入258.38亿元,同比增长8.42%;毛利率20.56%。房地产开发业务方面,公司积极顺应国家政策导向,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产业链一体化优势,不断优化项目业态结构,重点布局城市群、都市圈,坚持“以销定产、以收定支”,加快交房进度、去化库存,全年房地产业务销售金额751.9亿元,同比增长29.6%;实现营业收入534.59亿元,同比增长6.39%;毛利率17.07%。矿产资源业务方面,公司矿产资源业务主营的铜、钴、钼等优质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矿山自产铜、钼产能已居国内同行业前列。公司产能进一步释放,全年铜金属产量30.29万吨,同比增长25%;钴金属产量0.52万吨,同比增长60%;钼金属产量1.5万吨,产量维持稳定。全年矿产资源实现营业收入75.04亿元,同比增长25.98%;毛利率55.64%。

截至报告期末,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惠誉、标普对中国中铁的评级为A3/A-/BBB+,展望均维持“稳定”。公司获评中指指数ESG评级AAA级、恒生ESG评级A-级、MSCI ESG评级B级。

2023年,中国中铁将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聚焦“效益提升、价值创造”,通过强化营销管理、提质增效、改革攻坚、创新驱动、海外市场拓展等多方面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根据国资委“一利五率”考核指标体系和自身实际,公司确立了“三增两控四提升”发展目标。2023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总收入约12,000亿元,预计新签合同额约32,000亿元。与此同时,公司将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国资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有关工作要求,从管理理念、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传递等多维度积极推动中国中铁及控股上市公司的质量提升和估值回升。(燕云)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