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芯微IPO辅导备案获受理 分拆上市提速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康殷2023-01-18 20:08

海信视像(600060)分拆青岛信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信芯微”)上市稳推进。1月17日,信芯微上市辅导备案登记获证监局受理,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

采取Fabless经营模式

回溯原委,1月12日晚海信视像公告,拟分拆控股子公司信芯微至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并授权公司及信芯微管理层启动分拆青岛信芯微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官网显示,信芯微成立于2019年6月,主要从事高性能显示控制、高端画质处理、智能化AIOT等芯片产品的研发、销售及相关服务。

2019年6月,海信集团与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共同投资5亿元成立了信芯微,并整合了海信原有的芯片设计团队、东芝电视(TVS)芯片研发团队及宏祐图像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团队和业务,大幅提升了业务实力。

信芯微产品分为显示芯片和AIOT芯片,采取Fabless经营模式,专注于芯片产品研发及前沿技术探索,将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委托给专业的晶圆代工厂和封装测试厂。在显示芯片领域,公司主要产品包括TCON芯片和画质芯片等,广泛应用于电视、显示器及商业显示、医疗显示等应用场景。同时,公司积极创新,推出变频控制MCU等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结构,助力智能产品发展。

截至2022年6月末,信芯微已量产五代显示画质处理芯片(包括国内首颗全自研8KAI画质芯片),国产先进制程预研芯片已进入开发流片阶段,应用于空调、冰箱、洗衣机电机变频控制的MCU芯片已通过终端客户验证。

企查查显示,海信视像持有青岛信芯微54.95%股权,信芯微董事兼总经理姜建德持股12.27%,青岛市崂山区财政局通过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持股11.39%。此外还有日照常春藤创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厦门联和集成电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华虹虹芯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常春藤(上海)三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多名股东。

相关芯片市场广阔

TCON和MCU芯片全球和中国市场空间广阔,信芯微芯片业务发展前景可期。

TCON芯片方面,根据QYR数据,2021年全球TCON芯片市场规模为26.07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28.69亿美元。2021年中国TCON的市场规模为11.39亿美元,占全球市场规模的比例为44.20%;预计2028年的市场规模为13.03亿美元,全球占比预计将提升至45.82%。目前TCON芯片的全球市场参与者包括三星、谱瑞、联咏科技、MegaChips和奇景光电。

MCU芯片方面,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MCU芯片的市场规模为196亿美元,预计2022年的市场规模为209亿美元,同比增长6.63%。根据IHS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MCU芯片的市场规模为319.3亿元,同比增长10.0%。根据ICInsights数据,2021年MCU芯片领域的前五大公司为欧洲的恩智浦、美国的微芯科技、日本的瑞萨电子、欧洲的意法半导体和英飞凌。

国泰君安指出,信芯微为海信视像旗下芯片业务的子公司,根据此前海信芯片业务交流,预计信芯微2022年收入约为5到6亿;2019年年报披露信芯微净资产4.71亿。

国泰君安认为,信芯微分拆上市有助于拓展融资渠道,提升融资能力。考虑到公司的收入和净资产情况,预计信芯微符合在科创板上市的条件。芯片对于研发投入要求相对较高,融资能力提升有望提升信芯微芯片业务竞争力,推动芯片业务发展。

海信视像也表示,本次分拆信芯微独立上市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拓宽信芯微融资渠道,提升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同时,分拆信芯微上市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深化在产业上下游的综合布局,强化公司的市场及技术优势,推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余胜良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