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行业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一名:2023新能源买什么?军工还能布局吗?
来源:新财富作者:新财富2023-01-06 20:59
(原标题:5大行业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一名:2023新能源买什么?军工还能布局吗?机械、汽车、建筑和工程、环保怎么投?)

中国作为制造大国,从政策端、需求端、供给端到人才端,均优势显著。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端制造业受益于政策红利催化,产业链再平衡,自主可控,或成为未来几年投资布局主线之一。当前,疫情退潮,但全球各地股市在行业轮动上并没有统一经验遵循,而新兴、智能制造产业,凭借盈利稳定、行业景气度高的特点,具备实现穿越周期的先行优势。

今日奉上机械、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和电力设备、国防军工、建筑和工程以及环保等领域第一名分析师2023投资展望,深度解析行业板块投资逻辑和机会,以帮助投资者厘清产业规律,找准投资方向。

来源:新财富(ID:newfortune)

作者:新财富

01、机械丨长江证券研究小组

赵智勇、臧雄、倪蕤、曹小敏等

2023年制造业自主可控是重点方向

02、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丨长江证券研究小组

高登、高伊楠、陈斯竹等

智能电动向前,聚焦优势成长——汽车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

03、新能源和电力设备丨长江证券研究小组

邬博华、马军、叶之楠、司鸿历、杨骕等

新能源短中长期发展逻辑清晰,估值处于历史底部

04、国防军工丨兴业证券研究小组

石康、李博彦、李雅哲等

重点关注前期产能受约束、后续产能加速释放的标的

05、建筑和工程丨国盛证券研究小组

杨涛、何亚轩、程龙戈、廖文强

关注能源投资等高景气,与地产链、海外工程等低位复苏

06、环保丨广发证券研究小组

许洁、郭鹏、姜涛等

现阶段环保行业底部布局性价比突出

01、机械丨长江证券研究小组

赵智勇、臧雄、倪蕤、曹小敏等

赵智勇 /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江证券研究所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8年行业研究经验、8年工业自动化实业工作经验。2019新财富机械第五名,2020年第四名,2021-2022年第一名。

年度代表作:《当前时点如何看制造业资本开支?——通用及自动化“晨曦”系列之一》《帝尔激光深度研究:“帝”造匠心,卓“尔”不凡》《捷佳伟创深度(二):光伏电池片设备龙头,乘势N型扩产东风再起航》《先导智能深度(二):海内外需求共振,锂电设备龙头订单利润迎双击》《春江水暖,乘风而行——机械行业 2023 年度投资策略》

2023年制造业自主可控是重点方向

回顾2022年制造业运行,疫情扰动是影响制造业景气的主要因素之一。自2022年二季度跌落谷底,三季度以来制造业整体处于环比弱改善。站在当前时点往后看,2023年制造业或风景美丽。第一,制造业资本开支具备周期性,当前制造业景气磨底,资本开支领先指标企业中长期贷款筑底,叉车销量、工业机器人产量、日本金切机床对华销售订单净额等中观数据显示持续改善,2023年制造业资本开支有望开启上行通道。第二,当前防疫政策或走向相对宽松,后续生产和消费有望逐步走向正常化,下游行业需求有望持续修复。同时,二十大报告首提“科技安全”,自主可控将是制造业长期发展趋势,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奠定坚实基础。制造业尤其高端制造较多细分行业国产替代面临重大机遇,自主可控有望增益本轮周期修复。

把握制造业景气修复和自主可控两条主线,2023年首先关注通用制造细分赛道投资机遇。当前通用制造周期蓄力,国产替代加持周期修复。后疫情时代人工替代需求更为迫切,工控及工业机器人迎来内外部机遇共振,当前伺服及工业机器人国产品牌加速替代,行业工艺积累催化国产品牌市占率加速提升。机床行业在总量视角下呈现周期波动性,中长期成长更多来自于数控化率提升和中高档机床进口替代加速的结构性机会,政策驱动自主可控进程有望加快,五轴机床、数控系统为主攻方向。刀具赛道兼具中高端产品进口替代和格局集中机遇,国产龙头凭借产品性价比+渠道+产能扩张优势,份额有望持续提升。激光设备在宏观和微加工领域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成长性优异。同时,激光器格局持续向国产龙头集中,控制系统格局稳固并受益高端产品进口替代加快。科学仪器受益国家持续出台政策推动科学仪器的发展,且国内科学仪器厂商在技术指标上逐步提升,国产化替代在持续推进。贴息政策下,国产科学仪器厂商有望迎来历史性业绩爆发。叉车行业作为通用产品与制造业关联密切,电动化、国际化加速使得行业具备成长新动力,且作为原材料敏感行业有望明显受益钢价回落。注塑机行业在需求修复预期下,规模效应体现叠加原材料价格下降,未来盈利能力有望修复创造业绩弹性。

同时,重点关注专用设备赛道结构性机会。光伏设备行业高景气延续,电池片重点把握TOPCon、HJT扩产翻倍机会以及激光、电镀铜等降本提效新工艺渗透率提升机遇;组件扩产旺盛叠加技术迭代频繁,串焊机有望继续高增;硅片扩产或放缓,但耗材(金刚线、钨丝)持续受益。锂电设备关注海外市场扩产和技术革新带来的增量机会。海外、储能等新需求带来的新增量,对2023年锂电池厂扩产不悲观;复合集流体、叠片工艺、46系列大圆柱等新工艺新方案带来新的技术变化,也将为锂电设备行业带来结构性机会。在美国限制压力下,国产半导体设备有望加快国产替代,国产设备将充分受益;当前国产零部件正在加速验收,享受国产设备份额提升叠加国产零部件份额提升的双击;此外,2023年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有望触底回升,国产半导体测试设备公司有望取得行业贝塔加自身阿尔法的双击。风电零部件有望受益于2023年装机迎来高增,风电零部件轴承、滚子、塔筒升降设备等环节验收有望加快,相关企业有望迎来业绩增长。

最后重点关注周期性盈利能力修复板块。工程机械稳增长政策值得期待,房地产“三支箭”均已落地,政策直接催化。工程机械下游以基建地产为核心,若政策驱动地产链投资修复,行业需求低迷状况有望较大提振。当前挖机销量短期受益低基数效应和国三切换国四,增速迎来转正但中期或仍有一定压力,重点把握龙头超跌修复机会,方向上优选具备业绩支撑、出口领先和地产链修复受益明显公司。船舶行业当前迎来散货及游船需求接力,伴随大宗商品价格下降,行业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我们继续坚定看多中国制造。中国制造业已步入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的新发展阶段。靠近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始终是国内高端制造发展的独特优势,由于市场足够庞大,在整体占比低的行业也具备一定的规模,因此可以孕育很多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伴随着下游产业崛起,内企不断发展壮大,更多国内制造业企业和品牌得以在下游试错并积累技术与项目经验。在积累过程中,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改善与提升又进一步加深进口替代运用。同时,工程师红利降低了中国企业的试错成本。相比国外企业来说,中国工程师人才基数大,且每年有源源不断的新生毕业,保障了行业具备足够多的工程师资源。且国内工程师群体可以以相对低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技术服务及响应客户需求,以行业化、专用化针对不同行业的特殊工艺对应设计不同解决方案,以解决行业痛点。凭借大规模市场化运用、服务快速响应及工程师红利,中国企业将有能力持续实现国产替代,中国制造优势未来将更加凸显、明确。

02、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丨长江证券研究小组

高登、高伊楠、陈斯竹等

高登 / 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长江证券研究所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2014年新财富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第三名(团队成员),2018年第四名,2019年第二名,2020-2022年第一名。

年度代表作:《电动爆发延续,智能破局开启——汽车行业2022年度投资策略》《智电燃油共奋起,空间增速双辉映——汽车行业2022年度中期投资策略》《智能汽车投资框架之三:重构与重估,整车投资新论》《智能汽车投资框架之四:时势造英雄,再论零部件投资价值》《混动系列报告二:从SUV到插电混,自主品牌开始二次腾飞》

智能电动向前,聚焦优势成长——汽车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

从行业景气度来看,政策、疫情与经济是总量三大主要影响因素。2022年汽车行业受疫情与政策影响较大,5-8月受益于复工复产与消费刺激政策需求集中释放,但9-10月开始受多地疫情散发扰动,10月零售增速转负,政策对销量的拉动效用并未完全发挥,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对2023年的透支。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及疫情传播达峰,各项经济指标有望逐步好转,汽车需求仍有较大释放空间。考虑中性政策预期,预计2023年汽车销量为2507万辆,同比增长6.2%。

从乘用车看,混动和出口成为增长最快的赛道,聚焦新车周期强的整车企业。2022年新能源以及出口市场延续高增长,新能源渗透率水平步入“30%+”新阶段。8-20万元乘用车市场空间大,但当前新能源渗透率仍不饱和,随着混动车型供给不断投放,有望实现渗透率加速提升。2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处于扩容阶段,优质车型供给有望持续创造需求。预计2023年新能源将实现850万辆销量,渗透率达到34%。新车周期是整车投资的核心要素,尤其新能源与出口的车型投放将更有助于车企获得增量。

从零部件看,长期成长仍是主旋律,聚焦优质品种。当下智能电动变革,行业格局有望重塑,汽车有望继智能手机成为长期优质成长赛道之一。参照智能手机和智能电动汽车的体量,中国将孕育一批大市值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下游格局变迁、开发周期缩短、硬件模块化趋势以及差异化配置国产化四大因素将驱动自主零部件加速替代外资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竞争提升,配置竞赛不断升级,电动化、智能化以及科技化将驱动大量细分赛道渗透率快速提升,也同时构成零部件企业的阿尔法。从长期看,推荐渗透率和国产化率双升的高价值赛道,轻量化、热管理、智能驾驶(底盘电子、域控制器等)、车灯、座椅、空气悬架、天幕玻璃等领域具备更好的投资价值。短期来看,不同赛道供应商产品进度各有不同,建议聚焦格局较好,同时新产品和新客户进入放量期的优质零部件公司。

从商用车看,行业底部探明,经济修复边际改善。无论是重卡、轻卡,还是大中客,商用车经历持续大幅下滑后,当前销量降幅已逐月收窄,库存逐渐消化。对比行业保有量和中枢销量看,目前销量已经显著低于正常销量区间的下限,行业底部已经探明。从驱动力看,房地产频发政策,重卡需求有望托底;轻卡大吨小标治理持续,2.5L排量占比迅速提升;政府客车采购额显著提升,且大部分均超龄服役,更换空间较大,预计商用车板块在2023年有望迎来较好增长,建议关注各个细分市场的龙头公司。

03、新能源和电力设备丨长江证券研究小组

邬博华、马军、叶之楠、司鸿历、杨骕等

邬博华 / 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现任长江证券研究所副总经理、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2014年电力设备与新能源第二名,2015年第三名,2016-2018年第一名,2019-2022年新能源和电力设备第一名。新财富白金分析师。

年度代表作:《问道产业链之电池片:如何看待盈利持续性?》《问道产业链之胶膜——如何看待格局演绎和盈利趋势?》《天空海阔,风正扬帆—海上风电深度》《国内大储:春风送暖,如日方升》《逐鹿全球,锂电格局向何处》《问道产业链之逆变器——估值溢价来自哪里?》《寻找超预期之美国——既向朝阳,何起尘沙》

新能源短中长期发展逻辑清晰,估值处于历史底部

市场跌宕起伏,周期波动加剧,此时再展望新能源行业未来的投资机会,短中长期行业框架并未变化,基本面将会持续强劲并兑现预期,而整体估值已经降到历史低位。此刻信心很重要,时间也定会创造收益。

光伏方面,2023年是需求确定性高增的一年,硅料增产降价是驱动需求增长的核心原因,围绕这一点,各细分市场因政策及市场环境不同,各自逻辑又有所区别。国内地面电站市场有望爆发,欧洲在高电价和能源安全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需求亦有望保持旺盛,美国虽受到贸易政策的影响,但方向上也明确向好,需求弹性十足。潜在需求规模巨大的背景下,胶膜粒子、高纯石英砂、大尺寸电池片或成为新的软性供给瓶颈。综合供需两端,我们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规模有望超过350GW,较2022年至少40%以上的增长。光伏板块投资贝塔行情延续,重点关注各环节盈利的边际变化,线索应在于供需关系的转变,以及新技术、储能等带来的结构变革。其中,一体化组件环节得益于上游跌价带来的利润释放,以及电池新技术的量产,盈利能力有望保持良好;胶膜、玻璃等辅材环节目前盈利水平都在相对底部,随着2023年需求放量,可以期待进入量利齐升阶段;逆变器企业的出货增速维持强势,结构上进一步向储能倾斜,整体盈利水平亦有望维持良好。

锂电方面,在经历了2021-2022年的跨越式增长,2023年市场对新能源车需求的分歧开始出现,国内主要担心补贴退坡和居民消费力的影响,不过优质供给的增加和产业链成本中枢下行依旧是支撑因素,2023年2-3月会是国内需求判断的关键窗口。欧洲的短期矛盾是供应链短缺,中期则是驱动力从碳排放向消费力的切换,目前看供应链短缺逐步缓解,欧洲汽车总量有望积极修复,特斯拉柏林工厂的落地将带来增量并刺激传统车企加速放量,欧洲也有望呈现恢复性增长。美国在油耗经济性考核和新车上市背景下,需求的预期相对一致,IRA法案的供应链限制是主要矛盾,不过IRA细节尚未确定,中国供应链仍保持积极布局的态度,最终影响会好于市场的悲观预期。整体上看,2023年全球新能源车需求增长预计在30%以上,考虑储能带来的增量后,预计锂电需求增速能达到35%-40%。产业链方面,材料环节随供给扩张整体上将进入以量补价的阶段,但有成本优势、产品差异化的白马公司仍将体现阿尔法。电池在碳酸锂供应限制下仍将保持一定的议价能力,材料降价、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改善也将支撑盈利,龙头公司的碳酸锂自供和储能业务也将带来增量。此外锂电新技术不断涌现,其中锰铁锂、中镍高压、超高镍、4680贡献增量,钠电、PET等也蕴含从零到一的机会。

储能方面,产业整体处于发展早期,需求在2022-2025年的复合增速有望达到70%-80%,板块仍处于强贝塔的阶段。其中欧洲户储2022年兑现了量利齐升,2023年仍具备确定性和弹性,相关低估值白马具备修复空间。美国大储、国内大储则是预期边际向好的市场,美国供应链的盈利拐点下半年已经兑现,需求也将伴随美国光伏装机有明显弹性;国内2022年已经兑现了中标量的拐点,未来伴随风光地面电站起量、锂电价格下行和潜在的政策预期有望呈现盈利拐点,大储板块主要推荐有业绩支撑和业务弹性的标的。

风电方面,我们认为2023年行业装机规模将迎来快速增长,主要来自于2022年以来风电招标持续超预期。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1-11月国内风电招标规模接近90GW(不考虑框架竞配项目),显著超出2021年的招标规模,考虑大部分项目建设周期大概1年左右,因此大部分项目将在2023年并网。其中,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均能够在2023年实现装机规模的高增长,相较而言我们认为海风环节具备较强弹性和持续性,预计2023年装机有望实现翻倍以上增长,其底层原因在于随着建设成本下降,海风加速迈入平价阶段,刺激海风行业高增长,且国外海风市场亦有望放量。当前时点,我们看好海风赛道未来的增长高弹性和确定性,优先推荐与海风关联度较高的海缆、管桩环节。此外,具备较强降本能力的风机、铸锻件龙头亦值得关注。

电网方面,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向依旧明确。展望2023年,我们预计电网总投资保持平稳增长,若存在基建推动有望超预期。更加重要的仍是结构性景气环节,其中数字化、节能变压器预计将延续高景气,特高压直流预计2023年有望进入集中核准落地阶段,需要重视行业出现的积极变化。

04、国防军工丨兴业证券研究小组

石康、李博彦、李雅哲等

石康 / 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曾长期从事武器系统总体工作。现任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高端制造研究中心总经理、军工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2018年新财富军工第二名,2019年、2020年国防军工第二名,2021-2022年第一名。

年度代表作:《海外研究启示录:罗尔斯·罗伊斯——百年锤炼成就全球航空发动机龙头》《海外研究启示录:普拉特·惠特尼——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海外研究启示录:洛克希德·马丁——创新驱动成就全球军工巨头》《航宇科技深度报告:立足锻造十五载,受益航发高景气》《航空发动机锻造行业深度报告:军民市场空间广阔,高壁垒赛道业绩加速》

重点关注前期产能受约束、后续产能加速释放的标的

2023年作为“十四五”第三年,需求层面:装备采购按部就班展开,景气度维持较高水平;外部环境:中美围绕台海的战略博弈加剧;内部环境:二十大闭幕会议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行业需求自“十三五”末年显著加速以来,过去两年行情演绎主要在微观个股投资价值、中观行业(十四五需求释放节奏、细分领域横向比较)层面,后续有望在宏观层面继续演绎。我们根据公募基金2022年三季报整理了前十大重仓股中军工股变动数据。对A股155个主要军工标的进行统计,剔除被动指数基金后,5434只主动公募基金2022年三季度前十大重仓股中军工股市值1441.79亿元,占比5.74%,环比提升1.27个百分点;其中1699只在前十大重仓股中有军工股,占比为31.27%,环比提升6.89%。宏观变量有望持续驱动部分资产在大类资产配置方向上的变化,我们认为2023年军工板块超配比例有望继续提升。

我们沿着横向——下游细分领域、纵向——各产业链环节两个维度梳理行业增速。

下游细分领域:航空、航天、电子装备三大方向在军工六大方向中增速最快。由于证券化率较低,航天、电子装备方向投资标的较少,航空方向标的最为丰富:由于产业链纵深大,除了航空工业集团、航空发动机集团军工资产证券化率较高外,不少民口国企及民参军企业也为航空装备提供配套。航空发动机板块作为航空方向的子集,装备更新率高,赛道更为长远。

从产业链上下游角度来看,上游环节在经历了2020下半年以来高速增长之后,2022年前三季度增速有所放缓;下游环节营收增速整体提升。与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类似,军工产业链较长,贯穿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板块/模块-设备-系统-整机,供应链至少有5-6级传导。在行业需求加速的背景下,直接面向军队装备采购部门的主机厂及其一级系统供应商在五年规划期间倾向于保持年度之间线性平稳增长;越靠近上游,在供应链冗余度要求下,产品需求越容易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前置超额放量。对上游企业,产能越充沛,需求释放越充分,“十四五”期间营收增长曲线可能呈现一定的“前高后低”特性。

建议重点关注前期产能受约束、后续产能加速释放的标的,以及除了单纯的需求红利之外,具备国产替代、市占率提升、渗透率提升等较强的额外增长引擎的标的。

05、建筑和工程丨国盛证券研究小组

杨涛、何亚轩、程龙戈、廖文强

何亚轩 / 俄亥俄州立大学经济学士,美国杜兰大学金融学硕士。2019-2020年新财富建筑与工程第一名(团队成员),2021-2022年第一名。

年度代表作:《基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深度复盘五次“稳增长”》、《BAPV/BIPV发展提速,如何看待其经济性?》、《中国建筑:行业供给侧改革加速,央企龙头价值待重估》、《安科瑞(300286.SZ):企业能效管控专家,持续受益双碳目标推进》

关注能源投资等高景气,与地产链、海外工程等低位复苏

2023年固投有望继续修复,重点关注“高景气”与“低位复苏”。展望2023年,经济整体有望走出谷底,但复苏基础仍不稳固,预计财政、货币政策仍将维持宽松,护航经济向上。三大投资方面,基建投资在高基数及资金约束下预计边际小幅放缓,但仍会保持8%中高增长,其中能源投资有望延续高景气;制造业投资受外需走弱影响,但在高技术投资、技改等驱动下仍会保持较强韧性,预计全年增长9%;地产投资在政策加力及低基数上有望探底企稳,预计全年与2022年持平。预计2023年固投较2022年继续恢复,总量平稳增长,重点关注:一,能源投资等高景气细分方向;二,受益于政策支持的地产链、海外工程等低位复苏行业。

探索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央国企价值有望重估。证监会主席近期提出“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上交所也发布文件推动央企估值回归合理水平,我们认为背后深层逻辑在于,从国家整体安全观角度,央国企“对内”维护财政安全,“对外”担纲走出去,提升我国影响的主力军,估值有望迎来系统性重估。当前建筑央国企整体基本面稳健,市占率持续提升,估值处于历史低位。2023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举办,有望对板块形成催化,此外涉房企业股权融资放开也有望提升央国企市值动力,重点看好低估值央国企的价值回归,此外建议关注受益于“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催化的国际工程企业。

能源投资景气度高,看好细分优质龙头。在全球能源通胀及国际局势日益复杂背景下,我国保障自身能源安全意义重大,新旧能源建设预计将持续加码、新型电力系统将加速构建,展望2023年在保障能源安全及稳增长等因素共同驱动下,预计我国能源基建投资将维持高景气。重点看好受益风光火核电源、高压特高压输电网、储能建设需求持续提升的能源建设央企龙头,以及在配网/微电网、能效管理与节能服务、BIPV等细分高景气领域具备竞争优势的高成长民企龙头。

政策有望再加力促地产行业修复,优质龙头“剩者为王”。近期地产政策在融资端持续加力,从“保项目”到“保主体”,有望扭转此前行业过度悲观预期。但融资端政策加力难以改变居民对未来收入放缓、房价下跌的预期,因此可能对销售提振效果有限,考虑到地产对于“稳经济”的重要性,预计后续更多“需求端”政策将加码配合,有望进一步改善地产销售,带动地产链景气度回升,相关企业估值有望迎来修复。未来地产行业由“量”入“质”,资本实力雄厚,抗风险冲击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有望“剩者为王”,后续有望加速提升市占率,在地产行业平稳发展、风险释放后经营质量也有望明显改善,因此优质龙头既可以享受地产行业修复的β,又可以享受行业集中度提升带来的α,预计将具备更高弹性。

06、环保丨广发证券研究小组

许洁、郭鹏、姜涛等

郭鹏 / 广发证券董事总经理,环保及公用事业首席分析师,硕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多年环保、燃气、电力等公用事业研究经验。11年证券行业研究经验。2014年新财富煤炭开采第一名(团队成员),2015-2022年环保第一名,新财富白金分析师。

年度代表作:《环保行业2022中期投资策略:估值寻底结束,成长引擎升级》《公用事业2022年中期策略:从分歧到共识,发电资产价值重估进行时》《生物柴油行业:全球加码绿色能源,中国企业迎风起》《瀚蓝环境:十年环保白马,静待“新风”起》《华电国际/华电国际电力股份:火电盈利有弹性,绿电持股被低估》

现阶段环保行业底部布局性价比突出

2022年受制于政府需求、施工进度等因素,环保板块业绩阶段性承压。展望2023年,双碳潮流势不可挡:(1)全球来看,受制于乌俄、中美等担忧,过去一年市场对全球的碳减排预期(包括国内、欧洲、美国等)放低了很多,我们预期COP27顺利召开将打消市场对于欧洲、美国等发达地区“减排”力度减弱的担忧。(2)回看国内,复盘十六大到二十大的重点内容,能源革命、污染治理、碳减排和生态系统保护始终为四大关键词。过去20年内我们国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不断加深,从十八大起,生态环境正式独立成章。从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到消除重污染天气、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投防控、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实施路径愈发清晰,要求愈发严格。我们依旧看好环保长期投资潜力,现阶段底部布局性价比突出。

传统环保侧:“无废城市”潜力将释放,循环再生+固废为主要发力点。根据“十四五”考核目标,“无废城市”建设将从此前的十余个试点向百余座重点城市全面铺开,对应城市垃圾资源化市场潜力达万亿级。(1)前端资源回收环节:急需新业务、新模式解决垃圾资源化利用低的问题,我们认为平台型资源回收公司优势显著;(2)后端资源利用环节:受益于“双碳”背景下全球对于再生料的需求提高,譬如动力电池回收、酒糟资源化、危废资源化等众多细分领域迎来需求释放景气周期,关注扩产放量且具备渠道、技术优势的龙头再生企业;(3)固废企业亦是“无废城市”一张网建设主体,垃圾焚烧公司依赖稳定现金流,向环卫、餐厨等一体化“焚烧+”模式布局,打开成长天花板。

泛环保侧:新业务布局大有可为,重视盐湖提锂技术、科学仪器、灵活性改造等方向。近年来,环保企业在维持主业稳定的同时加速扩张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泛环保产业,且成长逻辑已逐步被市场认可。展望2023年,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向:(1)盐湖提锂技术:锂资源自主可控迫在眉睫,“吸附+膜”法将加速我国盐湖原卤提锂连续工业化生产进程,关注具备吸附剂产能、膜工艺包自研优势的企业;(2)科学仪器:高端仪器国产化替代是大势所趋,伴随政策端压实及产品力提升,国产企业性价比、定制化服务等优势逐步显现,国产龙头率先受益;(3)灵活性改造:调峰投资加速预期释放百亿级增量空间,关注灵活性改造相关设备公司。此外生物柴油、绿电、氢能、储能等新兴领域同样值得期待。

REITs可助力资产并购+业务扩张,公司运营资产价值将重估。我们观察到2022年以来REITs申报、发行、扩募速度明显提升,考虑到REITs本质即为项目的独立上市,可凭借其项目独立性更好的反映资产价值,带动同类业务的上市公司迎来价值重估。目前仅公开信息梳理,环保上市公司中就有4家启动了公募REITs项目计划,后续环保公募REITs申报潜力值得关注。从环保行业来看,公募REITs作用更加显著,以往环保运营项目运行周期长达为20-30年、资产长期沉淀,而公募REITs要求运行3年以上即可申报,即大幅提高资产周转率;公募REITs打开受资产体量限制资产表扩张的天花板,优秀的头部公司凭借品牌、管理、运营能力可以实现轻资产模式的快速扩张;公募REITs将带动环保运营资产估值方法从历史成本法转向资产现值法,从现金流/收益的角度对资产进行重新定价评估,或带来资产价值向上。

整体来看,在“双碳”的大背景下,伴随着“1+N”政策体系的不断压实,“减污降碳”、“循环再生”、“能源替代”等方向的重要性大幅提升,环保行业核心发展主线也正由污染治理向资源化利用(传统环保侧)、新能源方向(泛环保侧)切换。行业正经历增长引擎升级、商业模式优化的关键时期。同时,考虑到当前板块重点公司平均估值水平仍处历史低位,我们看好环保长期投资潜力,底部布局价值凸显。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新财富杂志

《新财富》杂志于2001年3月创刊,专注资本市场深耕细作,“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新财富金牌董秘”“新财富500富人”“新财富最佳投顾”“新财富最佳投行”等权威专业评选和《德隆系》《明天帝国》《收割者》等经典研究案例影响深远。

新财富杂志社旗下主要新媒体平台包括:新财富杂志微博、新财富杂志公众号、新财富杂志视频号。

地址:深圳福田区华富街道莲花一村社区皇岗路5001号深业上城T1栋59楼

订阅热线:0755-83352922
新闻职业操守举报电话:0755-83250532
编辑联系方式:搜索微信号TesSxr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