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GPU概念爆发,海光信息大涨14%,龙芯中科等走高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吴永芳2022-09-16 11:17

国产GPU概念16日盘中走势强劲,截至发稿,海光信息大涨超14%,龙芯中科涨超7%,寒武纪涨超5%,景嘉微涨超3%。

海光信息是国产CPU+GPU龙头,公司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专注于海光芯片的研发工作,通过结合自身优势与特点形成敏捷研发、快速迭代的技术发展路线,进一步加快技术升级步伐,扩大在国内高端处理器领域的先发优势。同时,持续加大对高端处理器的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处理器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为国家信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消息面上,近日,英伟达发布公告称,美国政府于8月26日通知公司对其未来出口到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俄罗斯的A100和即将推出的H100等AI芯片实施许可证要求,该许可证要求同样适用于英伟达未来性能优于A100的产品及相关系统。另据路透社报道,AMD也接到相关通知,或将禁止向中国出售MI250芯片。

对此,光大证券指出,美国对高端GPU芯片的禁令将推动GPU芯片的国产替代。目前国内已上市的GPU公司包括航锦科技海光信息龙芯中科景嘉微寒武纪等;未上市的公司包括壁仞科技摩尔线程等。1)从产品性能来看,目前国产高端AI芯片的通用性与英伟达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在某一些维度已经接近或者超过英伟达。比如壁仞科技的壁砺100芯片采用7nm先进制程工艺,可提供的峰值计算能力为2048TOPS@INT8,超过了A100的624TOPS@INT8。2)从软件生态来看,英伟达的CUDA生态目前也具有较高的壁垒,而用户从CUDA平台迁移具有较高的成本。

中信证券表示,当前国内本土GPU厂商正在快速崛起,大部分核心团队具有英伟达、AMD工作经历,且企业目前已平均发布1-3款相关产品,并逐步从“可用”走向“好用”。参考英伟达发展历程,GPU作为通用计算芯片,产品技术、软件生态等构成GPU厂商的核心壁垒,国内大部分本土GPU厂商当前仍处于早期阶段,短期仍需克服用户验证、产品落地等潜在挑战,但中长期发展前景值得期待。本土厂商有望率先在AI(训练、推理)领域实现突破,并可逐步向图形渲染、复杂科学计算等领域扩展。看好本土GPU厂商的长期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 吴永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