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挖掘】华龙一号阿根廷项目签订合同 核电设备迎来千亿市场空间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王焕城2022-02-07 09:11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2月1日再传喜讯:阿根廷核电公司与中核集团以及中核集团中国中原、中国中原阿根廷分公司正式签署阿根廷阿图查三号核电站项目设计采购和施工合同。这是中阿核能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民生证券指出,“碳中和”背景下,核电凭借高能效、污染小、环境友好、单机容量大、发电量稳定等优势,将成为未来基荷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核能年度发展与展望(2020)》预测,到2025年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达到7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而到2035年,在运和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合计将达到2亿千瓦。按照每台核电机组100万千瓦装机容量计算,核电建设有望按照每年10台机组推进。按核电站每千瓦建造成本1.1-1.8万元计算,2022-2025年平均每年核电市场空间约为1279-2093亿元,其中设备市场空间约为640-1047亿元/年。

核电设备主要包括核岛(NI)、常规岛(CI)和辅助设备(BOP)三部分。核岛是整个核电站的核心,也是核电站投资建设中成本占比最高的一环,承担热核反应的主要部分。常规岛的作用是将核蒸汽供应系统的热能在汽轮机中转变为机械能,带动发动机发电,由管道系统及冷凝器、汽轮机、发电机、汽水分离再热器等组成。目前主要的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项目,如红沿河、福清、防城港等常规岛部分的综合国产化率已经达到85%以上。

乏燃料后处理设备需求或超预期。乏燃料即高放射性核废料。目前,我国乏燃料后处理技术不够成熟。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每100万千瓦核电设备容量的乏燃料年产量约为21吨,2020年中国乏燃料产量为1071.6吨,而乏燃料后处理能力仅为50吨,考虑到乏燃料后处理厂建设的高成本、长周期,短期内乏燃料处理需求将难以满足。

民生证券认为,核岛、常规岛设备建议关注江苏神通应流股份佳电股份中密控股久立特材;乏燃料后处理设备领域建议关注江苏神通通裕重工兰石重装


责任编辑: 王焕城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