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小米集团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小米集团总营收、净利润分别达769亿元、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7%、163.8%,双双创下历史新高。这仿佛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宣告进军汽车的小米,在汽车产品尚未落地前,正处在成立以来的又一个快速增长期。
对于多项财务指标创下来单季度历史纪录,可以从AIoT、MIUI、海外份额、下沉市场等多维度考量,不过手机销量的持续增长,尤其是手机高端效应的进一步凸显,无疑是最能形成推动小米业绩提升的重要动力之一。而高端产品业绩爆发及高端产品矩阵的逐渐丰富表明,小米手机已经成功站稳高端市场,并成功打破了过去由苹果、华为把持的国内高端市场,形成了国内苹果、华为、小米以及全球市场三星、苹果、小米高端“三国杀”的新局面。
从“性价比”到“高端化”
长久以来,“性价比”一直是小米的金字招牌,也因此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可资本往往更看重利润,最初股价也迟迟没有表现,直到2020年才快速改观。
透过今年一季报可以看到,小米高端手机显著增长,并在市场份额上占据优势。财报显示,一季度小米手机在中国大陆地区定价在人民币3000元或以上及境外定价在300欧元及以上的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超过了400万台。此外,根据第三方数据,小米手机中国大陆地区定价在人民币4000元至6000元区间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由去年同期的5.5%提升至本季度的16.1%。
高端全面发力,正在成为小米智能手机版图中最为明显的特征。今年一季度,小米发布小米10S、小米11青春版、小米11 Pro、小米11 Ultra和MIX FOLD 小米折叠屏手机等高端产品,进一步丰富小米手机的高端产品矩阵。5月21日,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通过微博宣布,小米11系列全球销量已经突破300万台。根据第三方数据,今年前4月,小米11系列在国内4000-6000元价位段的销量位列安卓手机第一。
产业规律是,中低端手机争夺份额,高端手机赚取利润。小米一季度净利润破纪录,小米高端手机的表现功不可没,这也意味着小米在高端手机领域已站稳脚跟。
从市占率来看,在整体手机市场份额方面,小米依然延续破竹趋势。一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69.1%,达到4940万台,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稳居第3名,市占率达到14.1%。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线上销售渠道保持优势外,小米线下渠道短板正在被快速弥补。截至4月底,小米之家线下门店数突破5500家。
智能手机“三国杀”
小米11标准版于去年12月28日发布,今年1月22日其销量已经突破100万台。3月底,小米11 Pro和小米 11Ultra两款高端旗舰相继发布。小米11系列手机的表现,直接促成小米进一步巩固自身高端战略的步伐,打破了过去苹果、华为的国内高端双寡头局面,形成了高端三国杀的格局。
IDC发布的2021年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显示,小米手机第一季度出货量位居世界第三,份额达14.1%,仅次于苹果和三星。其中,排名第二的苹果仅比小米领先不到2%。按照目前的增速,小米有望在未来超越苹果攀升至世界第二。
回溯来看,小米的高端化战略始于小米和Redmi的各自独立运营。过去十年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小米依靠“性价比”大获成功,但在品牌上也受累于“性价比”。
去年11月,雷军就在2020亚布力论坛上直面外界对小米的误解。雷军直言,“大家还觉得小米做的是中低端,这点让我挺郁闷的。”雷军反问道:“大家理解的高端手机是什么?是卖得贵吗?我不知道。”
实际上,从2020年初开始,小米就开始真正落地高端化战略。纵观整个过程,小米高端手机的价格也从3999元起逐步攀升至最高9999元起。然而,小米手机的高端并不是建立在售价上的高端,而是依然没有脱离高“性价比”这一核心能力,而是打造更高品质和价格适度提升的高端。这背后的核心支撑是,小米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
从产业规律来看,技术能力的突破,带来小米产能效率的提升以及产品体验、品质的提升,将持续为小米打开新的高端增长空间打下基础。而小米以技术定义的高端化,也将使高端手机的竞争进入新的阶段。
业绩增长“双引擎”
技术和战略无疑是小米首季度业绩实现增长的双引擎。
2020年年初,小米就交付了一个完全无人的“黑灯工厂”, 效率比最先进工厂还高出25%。近日,在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高峰会上,雷军剧透了小米正在建设的第二期智能工厂,将年产1000万台超高端智能手机,产值将会达到500-600亿元,预计2023年年底落成。
与之对应的是,小米近年来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19年小米研发投入75亿元,2020年这一数字突破 100亿元,2021年这一数字预计还将增长30%-40%。核心技术能力的提升,带来的是小米整体高端产能的全面提升及产品能力的大幅进步。具体体现到产品上,小米11系列高端产品就有十多项全球首发。
从渠道来看,长期以来,线上一直是小米的主场,并实现了一季度手机线上市场份额翻倍增长。一季度,小米加快了小米之家线下门店扩张步伐,截至4月底突破5500家。之前,小米手机线下卖不过OPPO、vivo,是因为手机产品本身不行吗?当然不是。线下销售渠道为王,补齐线下零售短板后的小米,相当于杀进了OPPO、vivo的大本营。
为什么小米选择今年在下沉市场大规模开店?这和小米“手机×AIoT”战略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最初小米主攻线上,有利于节约成本,节省出更多的性价比。如今,小米AIoT大量爆款商品落地,三线以下下沉市场对小米AIoT家居设备的消费需求不断上涨。一家小米之家同时卖手机和家居设备,既可以满足消费者切实需求,同时相较只卖手机也可以有效降低营销成本。这成为小米相较其它手机品牌的独特优势。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小米的崛起,带动了成百上千的小米生态链企业成长壮大。仅小米智能制造平台入驻上下游产品及技术供应商就达到100余家。截至2020年底,累计已有31家小米生态链公司成功上市。未来的小米不可限量,小米生态链企业也将有更多机会。
回溯来看,从小米将战略升级为手机×AIoT之后起,公司运营实际上就进入了行稳致远的新阶段。如果说,2021年3月小爱同学月活跃用户数达到9300万、米家App的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22.8%达到4920万,那么,3月底小米官宣造车之后,未来的手机×AIoT+造车,还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