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将开展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
1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发布预告称,将在17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综合11月操作量与到期量看,本次操作意味着当月央行买断式逆回购将实现加量续作,累计净投放5000亿元。

自去年10月启用以来,央行持续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补充中长期资金缺口。为进一步提高买断式操作信息披露的时效性,央行自今年6月起调整为操作前发布招标公告,明确操作日期和操作量等信息,稳定市场预期。
11月虽有累计1万亿元到期量,但综合央行在11月5日开展的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及最新操作预告来看,央行在当月累计开展1.5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为连续六个月加量续作。
对于央行买断式逆回购继续加量续作,东方金诚宏观分析师王青向证券时报记者指出,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迅速投放完毕、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年内下达以及同业存单到期量增加,都将在11月一定程度上收紧银行体系流动性,需要央行给予流动性支持。
今年以来,央行综合运用降准、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今年10月,央行不仅继续保持买断式逆回购与MLF加量续作,还在当月重启国债买卖操作。
截至今年10月,央行已连续八个月加量续作MLF。尽管11月有9000亿元MLF到期,但市场机构普遍预计,央行可能继续加量续作MLF。
央行近日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下阶段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王青认为,接下来,央行将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MLF两项政策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对于国债买卖操作,市场机构更看重央行重启操作的信号意义,预计央行通过买入国债大幅投放流动性的必要性不强。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否重启国债买卖,央行皆有能力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充裕。
校对:许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