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字节豆包大模型等技术 识典古籍深度研究助手上线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王小伟2025-11-14 15:59

日前,古籍数字化平台“识典古籍”上线“深度研究助手”功能。作为一款自主型AI智能体,该功能基于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等技术,可对平台已收录的古籍(目前为3.6万部)进行深度挖掘与智能分析研究。它并非简单的“问答机器人”,而是能自主完成从研究计划制定、知识系统挖掘,到表格整理与研究报告生成的全流程工作,提供高效专业的研究支持,显著提升古籍研究的深度与效率。

“识典古籍”自上线后持续优化,从初期的基础阅读功能,逐步升级古籍智能整理功能。此次推出的“深度研究助手”,是古籍数字化领域的首个深度知识挖掘尝试,填补了AI在深度古籍研究应用中的空白。

据悉,相较于传统大模型工具,它不仅能直接生成答案,还能制定研究计划,在数字化的古籍中挖掘信息并整理成表格,生成含图表的研究报告。

“识典古籍”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度研究助手”的上线源于一些学者在平台使用过程中的反馈。传统古籍研究需从海量文献中人工提取信息,过程繁琐耗时。AI技术为解决这一痛点提供了可能。学者只需输入研究主题,助手便会在古籍资料中进行穷尽式挖掘与智能分析。以“云南盐井”研究为例,报告不仅梳理出不同朝代单井产量数据,还通过折线图展示盐井数量动态变化,呈现完整研究脉络。

为了确保所得出结论的可靠性,“深度研究助手”生成的所有结论均基于“识典古籍”平台收录的古籍内容,再结合元信息、实体、翻译等,不参考网络资料。该助手还通过独创的“引用链”机制增强可信度:在搜索古籍原文时,给每一段文字打上专属ID。在思考过程中,大模型会定时总结自己的洞察,并明确标注出每个结论是根据哪段古文得出。

多轮测试中,“深度研究助手”表现亮眼。目前“深度研究助手”已开放试用。“识典古籍”平台不断邀请用户及专家体验并反馈相关建议,团队将据此持续迭代优化,提升学术适配性。此外,该助手可以作为内容创作者的“灵感库”,快速生成准确、有趣的文史素材,为各种形式的古籍活化提供辅助支持。

责任编辑: 叶玲珍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