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成PCB上市公司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长 高端需求驱动明显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阮润生2025-09-07 19:53

在人工智能算力以及车载等新型需求驱动下,印制电路板(PCB)行业迎来强势复苏,并积极着手产能扩展。今年以来,PCB板块指数累计上涨接近60%,胜宏科技上涨约6倍,铜冠铜箔、生益电子、生益科技等涨幅翻倍,相关行业业绩也增长强劲。

据证券时报·e公司统计,2025年上半年,PCB行业归属净利润实现125亿元,同比提升约59%,近七成上市公司盈利同比增长;另一方面,上游涨价导致企业成本压力加大,部分企业营业成本增速反超营业收入。

CIC灼识咨询董事总经理董晓雅向证券时报·公司记者表示,当前中国高端PCB制造业保持了强劲增长,高端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另外,东南亚本地电子制造业快速发展,也催生了对本地PCB需求。

下游需求强劲拉动

Wind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申万)43家PCB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实现近1335亿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5%,归属净利润实现125亿元,同比提升约59%,29家上市公司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长。其中,胜宏科技以归属净利润21.43亿元居首,其次是沪电股份、生益科技、深南电路、鹏鼎控股等均实现超10亿元以上盈利规模。

“当前中国高端PCB制造业保持了强劲增长,需求旺盛。”董晓雅向记者表示,AI算力革命拉动服务器、数据存储、高速网络设备需求爆发,超高多层板、高多层HDI等高阶PCB产能持续紧缺;汽车智能化进程提速,L2级辅助驾驶普及率攀升,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加速落地,并向低价车型渗透,推动车用PCB技术升级与需求放量;低轨卫星、毫米波天线、光模块、激光雷达、车域控制器等领域加速导入任意层互联+高频高速解决方案。

在人工智能时代,高多层与高阶HDI(高密度互连)已成为PCB技术升级重要方向,大幅提升PCB价值量,已经大幅助推龙头公司毛利率走高。

今年上半年,AI PCB龙头胜宏科技毛利率提升幅度最大,其次是中京电子、生益科技等公司,在AI、新能源汽车电子、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强劲需求推动下,带动高阶PCB持续放量增长;相比,中英科技、天津普林、一博科技和四会富仕等PCB企业毛利率同比下降。

整体来看,PCB高端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而中低端市场的同质化竞争激烈。

胜宏科技高管在最新接受机构调研中介绍,目前公司看到整个市场的需求是高确定性且高增长的,尤其是在AI领域;从供需结构上看,行业对高端产能的需求持续增加,高端产品的供给仍然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

生益科技高管也介绍,公司凭借在AI及相关产品的认证布局以及在客户端的积累,需求已逐步转化为实质性的订单;同时,利用海外终端的辐射效应,公司加大了对国内AI服务器、算力、芯片等厂商的产品认证和项目认证的力度,产品结构调整成效逐步显现,并在关键时间窗口期内成功推动产品价格策略的调整。

东南亚PCB项目进程加速

在高端需求推动以及地缘政治波动等因素推动下,近年来国产PCB密集扩产,并奔赴东南亚建厂投产。根据Prismark预测,2024年至2029年以东南亚为代表的亚洲(不包括中国和日本)将成为年复合增长率最高地区,将达到7.8%。

以PCB设备供应商业绩可见一斑。大族数控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约八成。随着东南亚PCB项目进度加速,公司海外业务稳步成长。

据介绍,自2023年以来,全球主要电子终端品牌加速实施多元化的供应链策略,掀起了东南亚国家的PCB产业扩产潮。2024年众多国内及台资企业在东南亚市场的项目陆续落地并量产,今年正式投产的企业数量进一步增加。公司积极组建海外运营团队,与当地企业联合打造高水平自动化产线。

上市公司中,8月底胜宏科技筹划定增募资19亿元获证监会批复,募资用于越南胜宏人工智能HDI项目,泰国高多层印制线路板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生益科技、生益电子、深南电路等也披露推动泰国项目建设。

董晓雅指出,国产PCB密集奔赴东南亚建厂成本驱动导向明确,且集群化布局于少数区域,如越南南部、泰国东部经济走廊、马来西亚槟城等成熟产业带。这些区域已形成配套,且物流便利,靠近港口,便于原材料进口与成品出口。整体还是以“国内研发+东南亚生产”模式为主;企业核心环节仍留在国内,如深圳、昆山等PCB产业基地,东南亚工厂主要承担“生产加工+出口”职能。

“随着东南亚本地电子制造业快速发展,也催生了对PCB的本地需求。”董晓雅预计,未来针对东南亚本地需求的产能占比将提升。

上游成本抬升

今年来,在铜价大幅上涨带动下,覆铜板等PCB上游原材料涨价,导致PCB行业营业成本普遍抬升。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约18家PCB上市公司营业成本增速已经超过同期营业收入。

对于上游涨价影响,崇达技术高管在接受机构调研中指出,自2024年6月份以来,覆铜板、铜、金盐等核心主材及配套辅材的价格增速显著加快,当前正处于高位震荡阶段;公司将落实一系列精细化成本管控举措,以消化并转移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涨所形成的压力。

深南电路在投资者平台上回复称,公司将持续关注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变化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传导情况,并与供应商及客户保持积极沟通。生益电子高管也在接受机构调研中指出,目前大宗材料价格略有增长,公司将持续关注价格走势,动态调整公司的供应策略。

对于铜价后市走势,董晓雅表示,从供给端看,未来2—3年全球新增铜矿产能仍有限,且铜矿开采周期长(通常5—10年),供给弹性不足,预计全球铜市场可能从“紧平衡”逐步转向“小幅缺口”,中长期铜价存在上行空间。

据分析,传统铜需求领域表现分化。房地产行业受部分地区调整政策影响,需求恢复节奏较慢,但新能源领域对铜的需求持续高增,成为拉动全球铜消费的核心动力,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传统需求的疲软。另外,目前国内铜库存和LME铜库存处于较低的位置,给铜价带来了低库存方面的支撑。

责任编辑: 赵黎昀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