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一周策略】中线拿稳、短线勿追!“慢牛”心态,结构更重要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马静2025-08-31 22:53

中信证券:9月的几个配置线索

我们重点分析了9月值得关注的重点事件和配置线索。第一,美联储可能的降息有望强化弱美元的环境,这将对原本就持续处于强势的资源品产生新一轮催化,尤其是贵金属和铜,可能再度加速有色板块的行情。

第二,随着苹果和META在9月发布会的陆续召开,苹果的端侧AI、META的AR眼镜可能会带来新一轮更可持续的端侧设备和端侧AI生态产业趋势,接力当下热炒的云测AI,消费电子板块尤其是果链值得关注。

第三,“反内卷”会逐步隐现出三条线索,一是过去2年资本开支强度大且有边际缩减迹象的行业;二是已经出现行业自律/政策落地迹象的行业;三是供给在内“反内卷”、需求在外出利润,依靠配额持续提升利润率的行业。

第四,9月创新药催化事件料将明显增多,同时近期的科技切换也出清了此前囤积在板块当中追逐趋势的短钱,创新药在此轮调整后有望继续上行。配置上,9月建议继续聚焦资源、创新药、消费电子、化工、游戏和军工。

国泰海通:未来股指还会有新高

随着上证指数站上3800点创下十年新高,市场分歧和疑虑也随之增加。我们认为,中国股市不会止步于此,股指还有新高。2025年以来,我们看多中国的逻辑是一贯的:第一,中国转型进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下降。第二,无风险利率下沉,长期资本和居民入市进入历史性转折与时代趋势。第三,资本市场改革,社会各界对中国资产的价值观念和风险认识因此而系统性改观,打开了资本市场发展的空间。

市场也不必过虑阶段性调整,首先两融规模/流通市值处于历史均值,两市整体估值水平不高,多数权重股价在低位,总体并未显示过热。其次,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上升,或为中国央行宽松与重启国债交易提供契机;增量经济支持举措有望出台。因此中国股市上升的动力是健康的,是可持续的,继续看升中国A/H表现。综合来看,随着市场参与者和投资逻辑的多元化,行情不会仅仅局限于小市值,未来有望出现扩散,滞涨且盈利质量更好的中盘股或低位蓝筹股或成为下一阶段股市上升的重要力量。

招商证券:市场保持震荡上行的概率仍然较大

展望9月,市场保持震荡上行的概率仍然较大,但是斜率较8月可能会相对放缓。目前驱动上行的关键力量来自于赚钱效应积累后,持续的增量资金流入所形成的正反馈,我们预判的站上扭亏阻力位形成增量资金正反馈的上涨推荐逻辑在反复得到验证。

展望后市,市场将会继续沿着低渗透率赛道展开,AI算力、半导体自主可控、固态电池、商业航天、可控核聚变、创新药仍然是目前的主战场。除此之外,稳健投资者可以继续以高质量策略进行应对。

中国银河证券:市场热点仍将处于轮动状态

展望下一阶段,短期预计市场在偏高中枢运行,经历前期上涨行情后,市场或将阶段性呈现震荡整固特点。但当前市场成交维持活跃,资金面持续驱动叠加政策预期升温,为市场行情提供支撑。同时,外部环境相对平稳,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较高,全球资本流向重塑利好权益市场。A股向上趋势不改,市场热点仍将处于轮动状态,关注结构性配置机会。

配置机会:成长板块上半年展现出较高景气度,随着产业趋势积蓄向上,更多景气线索聚集有望形成轮动主线;中长期视角下供需格局改善与行业盈利修复带动“反内卷”概念,关注基础化工、建筑材料、光伏设备、电池等领域;估值具备安全边际的红利资产,配置逻辑依然清晰;政策呵护下的大消费领域具备投资价值,商务部表示将于9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中信建投:情绪亢奋但未见顶

8月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9月初重大活动预期、半年报结构性景气和国内AI产业最新进展进一步推动了市场情绪的高涨,以融资资金为代表的增量资金大举流入。尤其是在情绪指数进入亢奋区后,踏空资金不得不回补仓位,导致市场进一步加速上涨。在牛市中,情绪指数往往超过90进入亢奋状态,此后市场如何演绎?

从历史上后续走势往往有两大可能:一是加速冲顶后反转,标志是情绪指数接近100(如2020年7月9—14日、2024年10月8—9日、11月11—13日);二是情绪有所回落,在90附近徘徊,指数横盘震荡并为下一阶段的上涨积蓄力量(如2015年年初、2019年3—4月)。当前情绪指数稳定在95—96区间窄幅波动,后续两种走势都有可能,需要通过9月初盘面继续观察后才能明确下一阶段方向。

兴业证券:“健康牛”,结构比节奏重要

本周市场结构分化演绎得较为极致,市场波动率也在明显放大,上证指数本周波动率创下自6月23日本轮上行行情以来的新高。波动率放大的背后,一方面则是经历此前连续上涨后,市场需要通过短期波动来消化、整固。更重要的是,在本轮“健康牛”的大环境下,各板块需要交替轮动、交替向上,行情才能走得更平稳、更持久。

往后看,随着新动能领域景气集中释放,科技成长板块中依然有众多细分方向值得挖掘,结构比节奏更重要。但经历前期的极致分化后,行情若要走得更远、更健康,仍需各板块“多点开花”、交替轮动向上,“健康牛”才能演绎得更充分。因此,后续以轮动扩散的思路布局,其中重点关注五大方向的轮动扩散:港股互联网、半导体设备材料、软件应用、创新药、新能源产业链。

华西证券:险资长线成为本轮“慢牛”的稳定器

当前A股成交活跃度显著高涨,融资资金与陆股通资金交易占比明显提升,股票型ETF再度转向大幅净申购,部分趋势资金的被动抱团与高成长板块的持续创新高产生“正反馈”效应,这期间难免出现结构性泡沫,这也是市场预期回升的一种表现。与此同时,数据显示上半年险资持有A股市值占比创下历史新高,显示长线资金正在加大入市力度,有力加强A股市场战略性力量和稳市机制建设,助力本轮行情向“慢牛”演绎。

中泰证券:震荡为主,强势延续空间有限

在当前资金面背景下,我们认为市场后续演绎或将呈现以下特征:首先,大盘/沪深300指数震荡为主,强势延续空间有限,后续走势更可能表现为震荡与结构性轮动,而非市场期待的全面普涨。其次,红利板块防御性配置价值凸显,尽管短期并非市场主攻方向,但在资金面趋紧与大股东减持压力下,红利资产的配置价值正在上升,或在未来阶段成为稳定市场的重要支撑。最后,科创与创业板短期波动放大,中期主线不变。近期科创、创业板资金承压,ETF与机构资金均呈现流出,9月初短期波动或将进一步放大。但考虑到10月四中全会有望推出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十五五”规划,科技板块的中期逻辑依旧坚实。若9月出现调整,应视为中期布局科技的战略性机会。

短期维持谨慎乐观,防御配置优先,中期坚定把握科技主线和港股红利。

浙商证券:“慢牛”途中双向波动,中线拿稳、短线勿追

展望后市,从市场放量上涨态势结合汇率升值走势,我们认为本轮“系统性‘慢牛’”中线依旧健康向上,但短期走势出现一定不确定性:其一,市场双向波动明显放大;其二,周一成交放量后多数宽基指数交易量下降;其三,涨幅居前的双创指数技术形态压力有所浮现。

配置方面,我们建议中线仓不做调整,短线仓适当谨慎追高。行业方面,继续采取“大金融+泛科技”均衡配置,增加对前期落后板块地产及中字头的关注度,同时结合汇率走势增加对大金融板块关注度;此外,注意挖掘年线上方低位个股,做好板块内“高低切”。

开源证券:指数中枢有望进一步上移

从盈利周期、资金面、产业逻辑视角来看本轮牛市行情有长期支撑要素:①盈利和经济周期即将触底:PPI或将迎来反转、盈利底或在2—3个季度之内到达;②资金面支撑:中央汇金构建了市场底气、中长期耐心资本已建立;③自下而上产业逻辑主导突破:科技品种出现相对盈利优势、产业层面的积极信号频繁。

但短期上涨斜率过高容易带来市场波动的放大,因此在交易层面不应急躁,应该坚守自我、慢牛心态,结构更重要,“慢慢来,更快”。展望后市,指数中枢有望进一步上移,两市总市值增长态势有望延续。

责编:王璐璐

排版:刘珺宇

校对:高源

责任编辑: 杨国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