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电源(300274)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在半年报披露后,公司参与了电话会议,公司董事长曹仁贤、董事会秘书陆阳、财务总监田帅接待了华创证券、东吴证券等五百多位投资者。
数据显示,上半年,阳光电源实现营业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40%,归母净利润77亿元,同比增长56%。公司毛利率略有提升,从去年同期的32.4%提升到34.4%,净利润率略有提升。
具体到业务来看,主要盈利贡献来自于光伏逆变器、储能业务和新能源投资开发。在逆变器方面,光伏逆变器业务实现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逆变器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11%;储能业务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储能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128%,盈利能力基本稳定,主要得益于全球市场需求保持强劲;对于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84亿元,同期相比略有下降,主要是136号文对家庭光伏产生一定影响,净利润跟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在3亿元左右。
记者注意到,投资者主要关注了公司在AIDC电源方面的布局。阳光电源表示,公司在电源端和电子电力转换技术上有大量的技术沉淀和待应用的创新成果,与AIDC电源有很好的技术协同;另外,随着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的快速建设,全球数据中心能源尤其是绿电趋紧,公司具备提供绿电一揽子解决方案的优势。
阳光电源透露,虽然公司暂时还没有相关客户,但初步接触下来,公司很有信心,目前已成立AIDC事业部,正在抓紧研发,争取明年出一些产品。
“公司AIDC电源的业务布局和团队建设是高起点定位,重点瞄准海外市场。”谈及中长期目标,阳光电源表示,公司布局AIDC是全方位的,未来在直流微电网也想提供一些创新方案,包括高压侧和低压侧,柜内电源也会有考虑。公司会加大研发投入,努力做好产品。
海外光储业务也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阳光电源判断,近几年,美国光伏、风电仍然是有补贴的,虽然2028年以后补贴取消,但参考中国市场,不用过于悲观,没有补贴的项目也可以回归理性的投资状态,未来没有补贴光伏发电电价会有所上涨,由于天然气、核电的建设周期非常长,未来光伏发电仍将是欧美市场重要的电力补充,且企业基于ESG要求也需要绿色电力,未来风光发展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同时因为美国风光渗透率的不断提升,美国对储能是会有长期政策的,至少未来8年补贴不退坡。
阳光电源表示,随着大美丽法案的通过,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面临一定的挑战,现在各企业也在积极应对这个变化,具体如何满足大美丽法案的需求,随着细则的进一步出台,才会有进一步答案。“间歇式能源需要储能,储能也需要间歇式能源来补充能量,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未来对美国风光储市场仍有信心。”
阳光电源表示,欧洲市场是公司未来几年很重要的市场,公司在三电融合方面会加大投入,电力电子技术方面会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电化学方面会努力提高能量密度,电网技术方面会努力提升电网适应性,做好跟网、并网以及构网的能力建设,做好交付,确保一次并网成功率,确保在线率。
公司预计,储能各主要市场未来发展都还不错,国内市场从政策驱动转向价值驱动,包括现货市场、机制电价的建设、包括储能容量补偿机制逐步完善,储能收益机制逐步明确,未来装机增速可能放缓,但整体质量应该会提升,但工商储未来几年增速应该不错,收益较好;欧洲市场由于新能源比例高,需要储能做平衡和支撑,同时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容量市场这些收益机制在逐步完善,今年又陆续实施动态电价,经济性驱动下大储和工商储需求都不错,欧洲用户更看重opex,竞争格局是比较良性的状态。
此外,美国市场补贴政策2033年才退坡,市场的经济性仍较好,同时AI的发展和制造业回流加大了对电力和绿电的需求,光储已具备经济性,又能帮助企业快速补电且满足绿色需求,未来将保持增长,未来每年约40—50GWh;亚太市场,澳洲风光渗透率30%左右,需要储能来平衡,预计2026年有10GWh的体量,增长强劲。
“未来几年全球储能复合增长率保守估计20%,乐观估计30%。公司上半年发货已接近去年全年,下半年发货可能还会高于上半年。”阳光电源表示,在整个市场增速较好的情况下,预计今年全年储能发货量维持年初的判断,大约40—50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