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持股英特尔或加剧政治干预
来源:国际金融报作者:颜凌康2025-08-25 17:03

当地时间8月25日,《华盛顿邮报》援引卡托研究所一般经济与贸易事务副总裁斯科特·林西科姆(Scott Lincicome)的分析称,美国政府与英特尔公司的交易令人担忧,可能改变英特尔的经营逻辑和企业治理结构。

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政府将持有英特尔公司10%的股份。这笔股权投资高达89亿美元,实际上是将此前承诺的《芯片法案》补贴转化为政府直接持股。这一决定标志着美国工业政策迈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方向,即以政府持股的形式深度介入私营企业的运营。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盛赞这样的安排能确保纳税人“分得一杯羹”。

然而,有业内专家警告称,这种表面上看似合理的逻辑忽视了重大风险:当政府成为一家企业的重要股东时,公司的战略决策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而非单纯基于市场逻辑。

林西科姆指出,英特尔未来在建厂选址、员工聘用、研发方向以及财务安排(如分红、股票回购)等方面,都可能更多考虑政府的政策目标,而非经济效率。例如,英特尔是否会继续推进长期拖延的俄亥俄州“超级晶圆厂”项目,是否会因政治压力调整研发优先级,都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更令人警觉的是,此次交易的条款严重偏向政府利益。根据披露,政府以20.47美元的价格购入股份,低于当日24.80美元的市场收盘价,相当于由现有股东承担损失。交易还赋予了政府在未来以20美元价格追加收购5%股份的权利。

林西科姆强调,半导体行业需要极高的灵活性,以应对快速变化的技术与市场环境。然而,英特尔本因技术落后于英伟达、AMD、台积电等竞争对手而面临巨大压力,如今再叠加政治干预,只会让企业转型更加复杂和艰难。

更广泛的风险在于,美国其他科技企业可能因政治压力而被迫与英特尔合作,从而扭曲正常的市场竞争。如果英特尔继续衰退,政府可能会进一步采取直接干预措施,例如在关税减免或出口许可证发放时设置条件,迫使企业采购英特尔产品。近期特朗普要求英伟达和AMD在对华芯片销售中向政府上缴15%收益的做法,正是这种趋势的警示信号。

报道指出,这种政治化的市场环境不仅可能削弱美国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长期竞争力,还可能挤压英特尔的竞争对手,使得私人资本被迫流向与政府关系更紧密的企业,而非真正具备创新能力的市场领导者。由此,美国科技产业赖以崛起的冒险精神和创新机制将被侵蚀,取而代之的则是政治干预下的资本配置。

林西科姆直言,历史上已有诸多国家在国家干预市场方面留下惨痛教训,从俄罗斯到委内瑞拉的经验都表明,这样的路径最终会削弱产业活力。他警告,美国国会应当清醒认识到这一危险趋势,并立即阻止政府持股英特尔的交易,避免未来战略性产业干预成为常态。

在分析最后,林西科姆指出,美国的技术领导力并非来自政府命令,而是源自市场竞争对创新的奖励机制。若国家安全确实需要支持本土芯片制造业,华盛顿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政策工具实现,无需承担政府持股所带来的巨大风险。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