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飞龙股份(002536)成功举办“龙擎新势,智创价值”投资者交流活动。东吴证券、长江证券、浙商证券、中金公司、华西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55家知名机构代表和个人投资者受邀参与。飞龙股份总经理孙耀忠、董事会秘书谢国楼以及旗下子公司航逸科技总经理向晓东、郑州飞龙总经理孙凯等领导出席活动,就飞龙股份的总体情况、重点业务、未来发展进行介绍,并就公司未来的经营规划、在新兴领域重点布局等问题与投资者深入交流,传递出积极的发展信号。
作为一家拥有深厚技术积淀的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飞龙股份正以“车端稳固、非车破圈、全球拓展”的三维战略,展现出强劲的成长动能。2025年上半年业绩同比上涨,下半年增长预期明确,叠加在新能源、液冷、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深度布局,公司正从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向多场景热管理解决方案巨头加速蜕变。
(飞龙股份董事会秘书谢国楼现场交流)
业绩增长动能强劲,下半年驱动力明确
2025年上半年,飞龙股份业绩同比上涨,背后是多重积极因素的共振。公司管理层表示,原材料价格的相对平稳为成本控制奠定基础;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则提升了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而通过价值分析及价值工程(VA/VE)体系深化内部管理,优化运营效率、提升生产效能,进一步挖潜增效,系统性降低了综合成本,推动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展望下半年,公司营收增长动力明确。公司总经理孙耀忠在交流中介绍,飞龙股份海外新项目将逐步起量,新能源车集成模块订单有望持续增长,同时液冷领域产品进入上量周期,三大驱动力共同支撑业绩向好预期。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汽车水泵和涡壳两类产品已获工信部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其中涡壳产品作为收入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传统燃油车及混动汽车,为业绩提供稳定基本盘。
全球化布局提速,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
在全球化战略上,飞龙股份正以泰国为支点,加速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2025年6月26日,公司首个海外智慧工厂——龙泰汽车部件(泰国)有限公司竣工试生产,这一战略支点将辐射东南亚、中亚市场,并延伸至全球。
通过泰国基地,公司可将部分出口业务转移至当地生产,有效规避国际贸易风险,承接北美订单转移,对冲地缘政治波动及中美经贸关系变化的潜在影响。针对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公司除推进泰国基地产能转移外,还在深化国际市场多元化,加快全球产能与销售网络建设,持续提升抗风险能力。
目前,公司海外业务已颇具规模,向博格华纳、康明斯、福特、戴姆勒、通用等50余家国际客户供应涡壳、排气歧管、机械水泵、电子泵等产品,全球化布局的深化将为业绩增长注入新动能。
跨圈非车领域,热管理技术赋能多场景
从汽车到非车领域的跨越,是飞龙股份成长性的核心看点。2017年起,公司在稳固汽车热管理业务的基础上,重点开拓非车领域,目前已在多个高科技领域实现突破。
在液冷领域,公司产品以电子泵、温控阀系列为主,后期将延伸至温控模块。电子泵功率覆盖13W至40kW,适配12V到4kV多电压平台,可满足数据中心(IDC)、服务器、充电桩、氢能、风光储能等多场景需求。其中,IDC液冷循环泵提供16W—22kW全系列解决方案,已与HP、美团、联想、新华三、超聚变等40余家服务器领域企业合作,部分项目实现量产;充电桩领域合作客户包括小米汽车、特来电等;风光储能及氢能领域则牵手亿华通、东方电气、汇川技术等行业龙头。目前,公司液冷领域客户超80家,120余个项目推进中,现有4条生产线年产能达120万只,支撑业务快速放量。
此外,公司2025年7月成立的航逸科技,专注于数据中心、风光储能及充电桩等非车用液冷泵业务,将进一步强化在非车领域的竞争力。
押注前沿赛道,机器人与新质生产力构建长期增长点
面向未来,飞龙股份正将热管理技术与前沿产业深度融合,布局长期增长引擎。机器人领域是战略重点,公司规划两条路径:一是从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延伸至关节模组;二是针对机器人关节散热需求,输出电子泵、温控阀及集成模块等液冷方案,目前已与部分整车客户展开合作研发。
在低空经济领域,公司已与小鹏汇天、宗申航发等企业建立合作;现代化农业器械、大型机械装备领域,与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徐工集团等龙头达成合作。从汽车到机器人、从数据中心到低空经济,公司正将热管理技术转化为跨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泰国基地投产、液冷产品上量、机器人领域突破,飞龙股份正以清晰的成长曲线,向全球热管理解决方案领军企业迈进。(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