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11日上午,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克莱尔顿(Clairton)的焦化厂发生爆炸,造成至少1人死亡、10人受伤,另有1人失踪。目前,厂区已恢复稳定。
爆炸发生于上午10时50分左右,地点位于匹兹堡东南约15英里处的克莱尔顿焦化厂(Clairton Coke Works)。
事故产生的浓密灰色烟柱冲向空中,数公里外均可见。阿勒格尼县(Allegheny County)应急服务部门发言人凯西·赖格纳(Kasey Reigner)介绍,现场首先发生一次主爆炸,随后又出现数次次生爆炸。应急服务主管马特·布朗(Matt Brown)表示,来自三十多家紧急医疗与消防机构的救援力量迅速赶赴现场。
一名工厂员工对媒体回忆称,上午10时45分左右,他所在的大楼突然晃动,随即走到室外,看到一股巨大的黑色烟雾升起。爆炸发生在两座焦炉之间的一栋控制气体流动的小型混凝土砖房内。在爆炸前不久,警报响起提示焦炉煤气泄漏,一些员工听到警报后设法逃离了爆炸区域。
爆炸冲击波甚至震开了距离厂门不远的“家乡汉堡与熟食店”(Hometown Burgers and Deli)的门。事发时正在柜台值班的迪安娜·福基(Deanna Forkey)对《华尔街日报》表示,她的第一反应是担心那些常来就餐的钢厂工人。
美国钢铁公司执行副总裁斯科特·巴基索(Scott Buckiso)在当日下午4时的记者会上称,爆炸发生在两座焦炉之间,厂区已得到稳定。他强调:“我们的心与员工同在。安全是我们每一天、每一班、全年365天的首要任务——显然,这是一起我们希望弄清原因的悲剧。”
美国化学品安全委员会(U.S. Chemical Safety Board)已派出调查团队赶赴现场。根据行业惯例,焦化过程中会在高温高压下提取煤炭中的甲烷等烃类化合物,美国钢铁公司会回收焦炉煤气用于再次生产或为蒙谷钢厂其他环节供能。事故具体原因与此流程是否相关尚待查明。
事故发生后,附近居民一度被建议居家避险,当地卫生官员于晚间解除该建议,称居民可恢复正常活动。
据悉,这座位于莫农加希拉河(Monongahela River)畔、已有逾120年历史的焦化厂,雇佣着约1300名员工。工厂在高温下将煤炭炼成焦炭(coke),再供应美国钢铁公司的高炉用于炼铁。克莱尔顿焦化厂是美国钢铁公司“蒙谷工厂”(Mon Valley Works)的一部分,焦炭不仅供应宾州布拉多克(Braddock)高炉,也供应印第安纳州加里市(Gary)的大型钢厂。
该厂曾在2018年平安夜发生灾难性火灾,由坠落的喷淋管击断输油管引发,导致压缩机吸入高度易燃气体并引发持续三个月的有毒气体燃烧。当时卫生官员建议附近22个市镇居民尽量避免外出。2010年该厂也发生过一次爆炸,造成20名工人受伤。
今年,在日本制铁(Nippon Steel)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计划中,蒙谷工厂预计将获得超过20亿美元的设备升级与维修投资。若交易失败,蒙谷钢厂可能会被关闭。而此次事故或将为交易和投资前景带来新的不确定性。